公司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度报告:2021 年度公司实现营收104.91 亿元,同比增长135.67%;归母净利润14.41 亿元,同比增长191.39%。
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市场需求,2021 年正负极材料销售额分别达36.5 亿元(+250.36%)、64.59 亿元(+104.96%):贝特瑞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三大业务板块,是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公司发布的2021 年度报告来看,2021 年公司营收规模与利润规模均同比大幅提升,其中负极材料销售量达16.62 万吨,销售额达64.59 亿元,同比增长104.96%;正极材料销售量达3.16 万吨,销售额达36.5 亿元,同比增长250.36%。就单季度来看,2021Q4 公司营收36.40 亿元,同比增长107.26%,环比增长37.68%;归母净利润3.51 亿元,同比增加149.76%,环比减少2.53%。2021 年度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系本年度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带动锂离子电池及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公司产品产销量增长,收入及成本也相应增长。
负极材料领域坚持垂直产业链经营模式,2021 年多地成立合资公司投建一体化生产线项目: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形成了由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新型负极材料为主体的负极材料产品体系。公司生产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属于石墨类负极材料;公司生产的新型负极材料主要是以硅氧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为代表的硅基负极材料,此外还包括少量软碳、硬碳等新型负极材料。在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坚持垂直产业链经营模式,一方面将与产业链上下游有技术实力、有资源储备、有共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投资,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并充分发挥各个生产基地协同作用,保证供应;另一方面,也将加快石墨负极传统技术路线及工艺革新,加快推进新型负极材料的前瞻性布局,实现负极市场份额的更大突破,巩固负极材料整体竞争优势。2021 年9-11 月,公司分别在四川省雅安市、宁夏石嘴山市、山西省长治市等地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线项目。
正极材料领域主打高镍三元正极材料,2021 年与SK on、亿纬锂能合资共建常州基地:在正极材料领域,公司通过持续研发,形成了以NCA 和NCM811为代表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品体系。在三元材料方面,公司专注于满足海内外电池企业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需求,聚焦于研发生产低钴、高能量密度和高性价比优势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坚持资源循环经营模式,完善产业链布局,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导入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投资布局锂电池回收拆解业务、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布局镍锂等关键资源、与客户合作建厂等方式,确保资源保障及成本优势;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更低碳、更环保的生产工艺,以技术创新持续优化产品。2021 年6 月,公司的子公司江苏贝特瑞与SK innovation Co., Ltd、亿纬亚洲有限公司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和《增资协议》,共同对常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并通过其投资建设“年产5 万吨锂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投资建议:贝特瑞作为新能源材料行业知名企业,在经营业绩、产品质量、技术实力、产能建设等方面表现优异。根据公司发布的2021 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公司将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 股送红股5 股,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3.5 元(含税),预计共派送红股2.43 亿股,派发现金红利1.70 亿元(含税)。近两年贝特瑞扩充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产能,并积极新建硅基负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为未来行业正负极材料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的收入分别为174.96 亿元、262.36 亿元、334.01亿元,增速分别为66.8%、50%、27.3%;净利润分别为22.04 亿元、32.12 亿元、41.23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3X、16X 和12X,维持买入-A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汇率变化风险、政策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