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营业收入8.75 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为3.03 亿元,同比增长24.0%。公司新能源行业收入快速,3C 电子行业应用领域拓宽收入稳中有进。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新能源收入占比提升拉低整体毛利率水平;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销售人员扩充力度,压制了短期净利率水平。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73 亿元,同比增长80.6%;公司研发投入1.37 亿元,同比增长79.4%。
投资要点
新能源行业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公司新能源行业收入 2.58 亿元,同比增长 242%,公司产品应用于各关键工序的缺陷检测、尺寸测量和定位。公司产品和技术已经获得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等企业认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需求爆发,以及4680 等新电池技术的推动,国内锂电各终端产能持续放量,将继续提升公司机器视觉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空间。公司3C 行业收入5.18 亿元,同比增长4.39%。3C 产品终端客户对机器视觉的需求由组装厂向模组厂前置,公司机器视觉产品在相关产业链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与终端大客户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合作的产品线从手机扩展至平板、耳机、手表等。考虑到今年苹果智能手机或将升级推动3C 自动化设备批量更新,预计公司机器视觉系统在3C 领域的需求今年将有显著提升。
机器视觉行业仍是黄金赛道
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视觉规模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研究报告》,我国机器视觉行业规模从2018 年的 101.80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144.2 亿元。得益于以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等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向高速、高精、高品质转型,视觉行业规模仍将进一步提升,报告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1 年的 181 亿元提升至2023 年的29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0%。公司作为国内目前领先的机器视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相比外资企业,公司对国内客户需求及市场更为了解,能够提供灵活化及定制化的服务,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供货周期短,且成本 优势明显,市场份额预计将逐年增长。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收入分别为11.6 亿元、15.3 亿元、19.9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 亿元、5.33 亿元、6.7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 分别为37、29、23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贸易摩擦影响出口的风险;产品价格下行及毛利率下降的风险;下游行业不景气或增长乏力;技术被赶超或替代的风险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