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告3 月营收28.29 亿元,同比增长45.17%。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8 亿-6.1 亿,同比增长+65%-75%,扣非归母净利润5.7 亿-5.9 亿元,同比增长+150%-160%。结合前期组织年报电话会及相关交流活动信息,点评如下:
评论:
1、Q1 营收、利润均超预期,主因硬板业务效益开始释放。
经测算,一季度合并营收70.76 亿,同比增长+24%,公司2019-2021 年一季度营收约42/40/57 亿元,营收的创新高主要来自于前期的资本开支开始收效,2019-2021 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57/2.73/2.30 亿元(扣非净利率3.7%/6.9%/4.0%),经营性利润大幅创新高,预计Q1 净利率8.1%-8.3%,主要原因:1)miniLED 超薄HDI 业务去年同期刚投放处于亏损状态,今年Q1 开始贡献高利润率;2)SLP 去年同期同样有新产能投放且该新产能处于亏损状态,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新机份额提升,且利润率高于奥特斯等同行,延续到22Q1带来增量贡献;3)软板业务稳健,去年受到成本等因素影响,今年扩产份额提升+新机等下游需求持续,同比亦有增长。
2、二季度及全年上行趋势有望延续,硬板业务占比和贡献逐步提升。
展望后续,二季度虽是传统淡季,但大客户iPhone 备货基本盘稳健、预计上半年总体仍有增长,SE3 新机拉货也略有贡献,下半年主力机型创新及高端市场份额趋势延续,叠加公司软板业务产能扩张份额提升,预计显触料号的进一步切入,我们认为公司软板业务基本盘仍有向上动力。而硬板业务季节性订单分布更加均衡,miniLED 板上半年增长较快,SLP 新产能助力份额提升全年延续,该等业务利润率均明显高于软板。分业务来看,去年通讯用板(主要是手机软板)占比65.98%,同比下降约7 个百分点,随着mini、车载、MR、服务器等非手机业务的扩张公司对手机的业务依赖将继续减小,硬板业务占比和盈利贡献将逐步提升。
3、继续积极扩产,卡位行业技术前沿把握下一代创新趋势。
公司2022 年资本开支计划约42 亿元,过去4 年资本开支均接近或超过40 亿元,且将继续维持积极的产能扩张,硬板方面,硬板的市场需求更加分散、盈利性比软板更高,且市场空间比软板更大,前期的投放已逐步进入回收期,公司淮安mini 超薄线路板项目已经量产,产能规划为9.3 万平方米/月;淮安综保园区(即淮安第一园区)投资计划及硬板转型投资计划按计划推行中,项目投产后将有利于公司获取服务器及汽车电子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淮安新园区(即淮安第三园区)高端HDI 和先进SLP 类载板智能制造项目按计划建设中。
软板方面,募投项目淮安柔性多层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已投资完毕,2021 年初规划的软板扩充投资计划已全部投产将继续贡献增长,台湾高雄FPC 项目也在推进;组装方面,印度园区已于2021 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投入生产,深圳第二园区第二期也在按计划推进中;。此外,公司的研发项目显示,在AR/VR 的超薄半弯折主板、折叠场景线路板、汽车超长软板、次世代服务器等方向上积极开发量产,精准把握行业创新趋势继续占领技术制高点。
4、投资建议。
长期来看公司传统业务稳健,在XR/车载/服务器/miniLED 板等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我们最新预计22-24 年营收为373.1/432.8/510.7 亿,归母净利润为40.0/48.2/58.8 亿,对应EPS 为1.72/2.08/2.53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16.2/13.4/11.0 倍,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目标价40 元、对应2022 年23.4倍PE。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低于预期、同行竞争加剧、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