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布2021 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51 亿元,同比增长39.70%,归母净利润6.47 亿元,同比增长25.71%;其中Q4 单季度营业收入13.16 亿元,同比增长26.77%,归母净利润1.97 亿元,同比减少2.64%。
简评
公司系国内压滤机龙头企业,受益下游行业高景气公司2021 年营业收入46.51 亿元,同比增长39.70%,归母净利润6.47 亿元,同比增长25.71%,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下游景气行业需求增长较快,同时公司利用国内压滤机行业龙头地位,不断提升市占率。分行业来看:①新能源新材料行业2021 年实现收入4.79 亿元,同比增长82.14%,收入占比达到10.3%,同比提高2.4 个pct,主要受益于应用得到不断拓展,其中在新能源领域可应用于锂电池、光伏、核能等行业,市占率估计超过50%;②砂石骨料行业实现收入4.05 亿元,同比增长71.18%,收入占比达到8.7%,同比提高1.6 个pct,主要受益于公司积极推广砂石骨料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市场应用效果良好;③环保为公司传统优势领域,2021 年实现收入16.51 亿元,同比增长33.32%;④矿物及加工、化工、生物医药分别实现收入11.49 、6.47 、3.21 亿元, 同比增长38.58%、31.21%、17.55%。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股权激励成本影响,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公司2021 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9.99%、13.91%,同比分别减少了2.00、1.55 个pct;2021Q4 单季度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0.50%、14.99%,分别同比+4.02、-4.53 个pct。
2021 年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①本年度钢材、聚丙烯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1 年Q1-3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涨幅为30.45%,2021 年聚丙烯市场价最高价位超过1 万元/吨,原材料占公司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导致了公司成本压力较大,公司虽然对产品销售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整,但未能完全抵消成本压力;②会计准则有所变更,原本销售费用中与销售订单直接相关的合同履约成本运输费分类至营业成本。
净利率略有下降,主要由于毛利率下降和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公司2021 年期间费用率为12.01%,同比增长了0.90 个pct,具体来看:①销售费用率4.78%,同比下降0.39 个pct,主要系公司加强对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化管理,费用管控水平提升,叠加会计准则变化带来的部分影响; ②管理费用率为4.47%,主要由于摊销股权激励成本大幅增加,达到9242.98 万 元;③研发费用率3.04%,同比增长1.19 个pct,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和摊销研发人员股权激励成本增加;④财务费用率为-0.28%,同比减少了0.07 个pct。
下游高景气领域持续增长+公司产品线继续扩张+公司产能进一步提升,多方因素助力新增长从公司的下游需求来看:①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应用不断扩展,目前压滤机等过滤成套装备可应用于锂电池、光伏、核能等领域,在锂盐提取、正极材料、石墨负极、PVDF 树脂材料、电解液材料、锂电池回收等过程中的过滤、洗涤环节及废水处理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受益于锂电池厂商大规模扩产,压滤机在锂电行业的应用市场快速提升;②砂石行业主要受益于国家对砂石废水的治理要求逐步重视,砂石行业迎来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阶段;③环保行业主要受益于国家对污泥处置和工业废水重视度不断提高,政策落地持续推动市政污泥和工业废水对过滤成套装备的需求持续发展,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
从公司的产品品类扩张来看:在原有压滤机整机及配件销售的基础上向过滤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纵向延伸,着力拓展各式低温滤饼干化机、搅拌机、输送机、自动加药机、浓缩机等配套设备。目前,公司过滤成套装备正在研发已经推向市场的小试、中试的设备已有二十余种。2021 年,公司配套设备及配件中的其他设备营业收入为1.78 亿元,同比增长121.91%,未来公司有望实现配套设备销售收入高速增长,推动公司稳步提高业务规模和业务范围,保证核心业务的稳定持续增长,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利润水平。
从公司的产能扩张情况来看:①募投项目中,年产1000 台压滤机项目预计于2022 年竣工投产,实现压滤机整机产能的进一步扩张;②2022 年,公司将加快“环保专用高性能过滤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尽快投产,扩大公司滤布产能;③公司计划在德州建设“景津高端装备产业园”,继续优化生产布局、扩大产能,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力产业支撑;④未来公司也将持续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公司弹性产能,在净资产增长速度较小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产能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压滤机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受益于下游新能源、砂石骨料、环保等行业需求释放。随着未来产品品类扩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和产能不断扩张,公司有望实现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6.64、69.63、86.4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8%、22.93%、24.11%;实现归母净利润8.48、10.71、13.2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3%、26.24%、23.31%,对应16.38、12.98、10.52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成本继续上涨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