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公司发布2022 一季报,22Q1 收入9.5 亿元,环比-8%,其中刻蚀设备收入7.14 亿元,环比+9.5%;22Q1 扣非归母净利润1.86 亿元,环比+17%。公司当前在手订单饱满,同时后续预计推出多款新品,我们看好中微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审慎推荐-A”评级。
22Q1 收入超预期,净利润水平环比表现持续优化。中微公司22Q1 实现收入9.49亿元,同比+57%/环比-8%,环比小幅下滑,相较半导体板块其他设备公司环比表现亮眼;22Q1 毛利率为45.5%,同比+4.5ppts/环比+0.8ppt,环比提升得益于高毛利率的刻蚀设备占比提升;22Q1 归母净利润为1.17 亿元,同比-15%/环比-75%,同比/环比下滑主要系非经常损益减少(22Q1 政府补助为0.04 亿元,21Q1位1.69 亿元,21Q4 为0.89 亿元;22Q1 持有中芯国际等股权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01 亿元,21Q1 亏损0.24 亿元,21Q4 收益超2 亿元);22Q1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6 亿元,同比+1578%/环比+16.9%,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
分产品看,ICP 持续放量推动刻蚀设备维持环比增长,MOCVD 设备受订单确认时点影响环比下滑。①刻蚀设备:22Q1 收入7.14 亿元,同比+105%/环比+9.5%,主要系在手订单充足,ICP 设备放量。公司2021 全年新签订单41.3 亿元,21Q4新签订单6.1 亿元,其中ICP 设备增速较快,预计刻蚀设备中ICP 占比不断提升。
刻蚀设备毛利率较高,21Q4 达45.3%,22Q1 整体毛利率环比上行说明刻蚀设备毛利率仍在上行;②MOCVD 设备:22Q1 收入0.42 亿元,同比-69%/环比-79%,主要系规模订单在本季尚未确认收入,但看好2021 新签规模订单贡献2022 全年收入增量。
公司新品客户推广及开发顺利,2022 年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①CCP 新品即将推出:原有产品在部分客户市场市占率已进入前三,公司在2022 年前后预计推出两款CCP 新应用(大马士革和极高深宽比刻蚀),大马士革工艺有望覆盖5nm及以下,CCP 介质刻蚀机在实验室中达到的深宽比超60:1,多晶硅刻蚀等新品加速开发中。刻蚀新品推出后预计中微可覆盖80%以上刻蚀工艺;②ICP 设备获得重复订单,逐步切入逻辑客户:Primo nanova 设备在超过15 家客户进行了100多个工艺验证,双反应台新品已完成验证,深硅刻蚀设备获得重复订单,公司预计ICP 设备后续将逐步从存储切入5nm 以下逻辑客户,收入增速预计显著高于CCP 设备;③薄膜沉积设备新品开发顺利:面向Mini LED 的MOCVD 新品实现量产,已收到国内外批量订单合计超100 腔,预计在2022~2024 年逐步推出LPCVD 设备和EPI 设备等新品。
增资上海睿励加大泛半导体设备平台化布局力度。公司决定以现金方式对上海睿励增资1.08 亿元,持股比例将由20.45%提升至29.36%,本次增资彰显中微在泛半导体设备领域加大布局力度。上海睿励主营产品为光学膜厚测量设备和光学缺陷检测设备,以及硅片厚度及翘曲测量设备等,自主研发的12 寸光学测量设备TFX3000 系列产品,已应用在65/55/40/28nm 生产线并在进行14nm 工艺验证,在3D 存储芯片产线支持64 层3D NAND 芯片的生产,并正在验证96 层3DNAND 芯片的测量性能,公司正在开发下一代可支持更高阶芯片制程工艺的膜厚和 OCD 测量设备以及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的缺陷检测设备。2021 年上海睿励实现收入4084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541 万元。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新品拓展较为顺利,我们预计公司22/23/24年营业收入为42.95/53.58/63.23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03/11.77/14.44 亿元,对应PS 为14.04/11.25/9.54 倍,维持“审慎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LED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海外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刻蚀设备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