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龙芯中科CPU 系自主创新程度最高的国产CPU。龙芯中科主营业务为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和服务,公司最新产品处理器基于完全自主研发的LoongArch 架构,实现从底层架构开始的完全独立自主,长期目标是打造独立自主生态体系。
中科院计算所孵化,完成“学院派“到”做产品“的转变。公司前身系2001 年成立的中科院龙芯课题组,曾研制出中国首款通用CPU;2010 年在胡伟武董事长的带领下,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牵头支持,主动投入市场,2015 年即实现营收破亿,盈亏平衡;公司2021 年实现营收12 亿元, 工控类芯片、信息化类芯片、解决方案分别占比24.6%/54.7%/20.7%,实现年产芯片268 万颗。
布局工控、信息化市场,实现可持续成长。工控芯片在早期是“现金牛”,现阶段已在多个关键领域验证应用,未来持续渗透更多关键行业是大势所趋;信息化类芯片率先在政务、金融发力,目前信息化产品集中在PC 端,未来将拓展服务器市场。
性能补课效果显著,生态追赶将带来更大突破。国产CPU 后发劣势明显,性能、生态均存在差距。过去10 年着力性能补课,3 次产品迭代后单核性能提升10 倍以上,而国际领先水平却“挤牙膏”,龙芯3A5000 性能已逼近主流水平。生态方面,提供基础版操作系统,实现横向翻译Windows 平台应用,减低门槛实现过渡,PC 办公应用已齐备,未来加大与整机及应用厂商的协同,预计将突破政务信创市场,进入重点行业,甚至抢占公开市场。
国产CPU 在PC 端年化规模约200 亿元,服务器端也将突破200 亿元。经过测算,2021年中国PC 端CPU 市场规模500 亿元,假设核心替代、重点替代、逐步替代、可选替代的国产PC 采购比例分别为80%/60%/40%/10%,单颗CPU 1000 元,5 年完成折旧,国产CPU 在PC 端年化市场规模约为200 亿元;2021 年中国服务器CPU 市场规模640亿元,假设党政、通信、金融、其他行业国产服务器采购比例分别为80%/40%/30%/10%,单颗8000 元,国产服务器 CPU 年化市场规模约为139 亿元。考虑中长期服务器依然是增量市场,假设5 年CAGR 10%,2026 年国产CPU 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 亿元。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2-2024 年实现营收15.83、21.76、29.30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40、4.64、6.00 亿元。基于龙芯CPU 生态和平台高壁垒,特殊产业链地位,采用PS 和PE 相结合估值方法,对应目标市值267 亿元(发行市值为241 亿元)。
风险提示:芯片行业是全球分工行业,EDA 工具、芯片代工海外依赖度依然很高,部分IP专利限制难以绕开,极端情况下依然存在供应链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