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概览。龙芯中科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出资于2010 年成立,是国内最大的兼容MIPS 架构芯片的供应商之一,也是多数开源社区MIPS 架构分支的实际维护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制、销售及服务,核心产品与服务涵盖处理器及配套芯片产品与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业务。(1)处理器及配套芯片:公司研制的芯片包括龙芯1 号、龙芯 2号、龙芯 3 号三大系列处理器芯片及桥片等配套芯片。从下游看,龙芯 1 号、龙芯2 号主要面向工控类应用,龙芯3 号主要面向信息化应用,其中部分面向高端工控类应用;(2)解决方案:可分为硬件模块和技术服务,硬件模块业务主要产品为基于龙芯处理器的开发板和验证模块,技术服务业务主要是公司提供的基于龙芯处理器的系统产品开发服务,目的是支持客户使用龙芯处理器。
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势在必行。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件,主要用于解释计算机指令和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并负责控制、调配计算机的所有软硬件资源。CPU 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桌面和服务器,近年出货量稳中有升;从格局看,商用市场由Intel 和AMD 占据,两家份额超90%。目前,国内市场对进口通用处理器存在过度依赖,已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软肋。同时近年受国际供应链不确定性影响,部分企业的CPU 供应也成为问题,由此,实现CPU 的自主可控势在必行。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政府对国产 CPU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政策日趋完善,为产业后续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国产CPU 企业主要有6 家,分别是龙芯、申威、华为海思、飞腾、海光和兆芯。具体来看,鲲鹏和海光采用主流指令集,性能优越;龙芯和申威选择自主构建生态体系,国产化程度更高。
自主生态构建者,实现研发技术产业化。公司始终坚持建立自主信息生态体系,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掌握了CPU IP 核的所有源代码,拥有了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的核心能力,目前已成为国内自主CPU 的引领者、自主生态的构建者,自2010 年开始市场化运作以来,公司已经历多轮迭代。从下游看,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信息化和工控领域。2017 年起,公司在这两大领域的业务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带动营收快速增长,近年,公司基于信息系统和工控系统两条主线开展产业生态建设,面向网络安全、办公与业务信息化、工控及物联网等领域,与合作伙伴保持全面合作,系列产品在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取得了广泛应用。
盈利预测、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16.25 亿元、21.36 亿元、26.60 亿元,对应增速35.2%、31.5%、24.5%;归母净利润为3.81 亿元、5.07 亿元、6.41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0.9%、33.1%、26.5%;对应EPS(摊薄)分别为0.95 元、1.26 元、1.60 元。估值方面,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公司为国产CPU 领先企业,我们给22 年65xPE,目标价约62 元,公司发行价格为60.06 元/股。
风险提示:转向自主指令系统后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客户集中度较高。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