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7 月14 日晚,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3.68亿元,约同比增长15.38%;归母净利润约为-9943 万元,约同比下降114%;扣非净利润约为1.16亿元,约同比下降61.41%,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5 亿元。
分析判断:
疫情拖累Q2 收入增速,投资收益波动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受益于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影响,2022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同比增长15.38%,略超我们预期。具体来看,Q1 营收同比增长30%,Q2 营收约同比增长7%。由于公司主要客户群体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判断3 月开始的上海疫情对公司二季度营收增长带来较大影响。
同时,22H1 人员成本费用同比增长约25.4%,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成为扣非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但应看到,22Q1 人员成本费用同比增长36%,22Q2 同比增速约为18%,开始趋缓,判断随着疫情好转营收重回快速增长,而人员成本增速逐渐放缓,下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弹性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由于上半年资本市场波动,公司投资的赢时胜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较大,导致相比去年同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大幅下降,由此导致公司22H1 归母净利润同比约大幅下降。
政策暖风起、流动性宽松持续重构金融科技估值底座,积极关注公司人效变化。
目前,监管对平台政策态度从“加强监管”向“支持发展”转变,平台监管常态化是趋势,情绪压制逐渐消除。此外,经济下行压力大叠加疫情反复,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央行陆续降准降息,流动性约束边际持续放松。展望2022 下半年,判断稳增长宽信用延续,在行业景气度明确向好的情况下,流动性改善预期将成为行情的触发器。
目前,A 股仅沪深主板市场未实现注册制。今年以来,全面注册制改革预期持续增强。继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4 月季度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及资本市场,6月25 日全面注册制改革研讨会召开,全面注册制预期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IT 改造升级需求大叠加政改持续提速,共同驱动行业景气度向上。公司作为金融IT 龙头,将持续享受行业高景气红利。
2022 年,公司再次调整收入结构打造驶向数智金融2030 的“高铁模式”,O45 迭代进入加速期。结合公司发展历程中人员变化情况及2022 年成本预算指引,我们判断2022 年或是人效的拐点,人员增速下降,利润弹性上升。
回购+员工持股计划组合拳,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今年2 月,公司推出回购计划,拟以不低于1 亿元、不超过1.5 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票,目前仍在回购中。此外,公司于4 月完成管理层换届,7 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拟认购股份数不超过170 万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上限为3655 万元,覆盖公司高管、中层及核心骨干,绑定核心员工,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9/84/10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2%/22% ; 2022-2024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19.6/25.4 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30%/30%;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1.03/1.34/1.74 元,对应2022 年7 月14 日收盘价41.64元的PE 分别为40X/31X/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新产品、功能研发及上线不及预期风险。3)政策改革不及预期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