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8 月9 日晚公告22 年中报,公司22H1 营收141.90 亿元,同比+18.60%,归母净利润14.26 亿元,同比+125.24%,扣非归母净利润13.67亿元,同比+197.49%。此前,公司亦公布7 月单月收入27.51 亿元,同比+9.39%,我们点评如下:
1、Q2 业绩符合此前指引,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上半年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大客户软板、类载板以及miniled 背板订单增加,而H1 毛利率19.52%同比+1.27pcts,净利润翻倍以上增长,得益于稼动率、良率提升,内部成本管控和汇兑收益贡献(约2.2 亿)。经测算,公司22Q2 收入71.14 亿元,同比+13.4%环比+0.5%,归母净利润8.33 亿元,同比+195.93%环比+40.47%,扣非归母净利润7.77 亿元,同比+238.48%环比+31.69%,Q2 毛利率19.22%,同比+2.42pcts 环比-0.60pct,净利率11.71%,同比+7.22pcts 环比+3.33pcts,单季利润大幅提升主因:1)22Q2miniled 及SLP 等硬板稼动率及良率同比有较大提升,持续贡献利润;2)汇率汇兑收益贡献。
分业务来看,22H1 分业务来看:通讯用板收入81.68 亿元,同比+20.69%,毛利率16.36%同比+2.58pcts,得益于大客户需求稳步向上,公司持续导入量产显触模组板新料号,稼动率维持在同期较高水平;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收入58.93 亿元,同比+13.53%,毛利率23.97%同比持平,下游可穿戴及智能家居领域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汽车/服务器及其他用板收入1.30 亿,同比+1853.15%,伴随公司前期在汽车硬板及超长软板和AI 服务器主板等领域的项目落地以及新建产能的投产释放,业务收入上开始逐步体现。
2、7 月收入稳步增长,22H2 大客户新品预期较佳,软硬板增势望延续。
公司7 月营收约27.51 亿元同比+9.39%,显示出公司大客户下半年新品预期持续向好。展望下半年,大客户各项新品创新力度好于去年,备货预期仍较佳,且供应链库存健康,其主力机型高端市场份额趋势延续,叠加公司软板业务产能扩张份额提升,显触模组板料号上半年公司已导入量产,下半年望开始逐步起量,未来公司有望导入大客户更多模组板料号,软板业务基本盘仍有望稳中向上。硬板业务,miniLED 板下半年稼动率及良率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SLP 新产能助力份额提升全年延续,硬板利润率明显高于软板。汽车电子方面,今年软硬板均有新的头部客户持续导入,未来伴随产能扩充望逐步放量。
3、继续卡位软板、硬板技术前沿,稳步扩张产能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2022 年资本开支计划约42 亿元,过去4 年资本开支均接近或超过40 亿元,且将继续维持积极的产能扩张,硬板方面,硬板的市场需求更加分散、盈利性比软板更高,且市场空间比软板更大,前期的投放已逐步进入回收期,公司淮安mini 超薄线路板项目已经量产,产能规划为9.3 万平方米/月;淮安综保园区(即淮安第一园区)投资计划及硬板转型投资计划按计划推行中,项目投产后将有利于公司获取服务器及汽车电子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淮安新园区(即淮安第三园区)高端HDI 和先进SLP 类载板智能制造项目按计划建设中。软板方面,募投项目淮安柔性多层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已投资完毕,2021 年初规划的软板扩充投资计划已全部投产将继续贡献增长,台湾高雄FPC 项目也在推进;组装方面,印度园区已于2021 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投入生产,深圳第二园区第二期也在按计划推进中。此外,公司的研发项目显示,在AR/VR 的超薄半弯折主板、折叠场景线路板、汽车超长软板、次世代服务器等方向上积极开发量产,精准把握行业创新趋势继续占领技术制高点。
4、投资建议。
长期来看公司传统业务稳健向上,在XR/车载/服务器/miniLED 板等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我们维持预测22-24 年营收为373.1/432.8/510.7 亿,归母净利润为39.0/47.0/57.3 亿,对应EPS 为1.68/2.03/2.47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19.5/16.2/13.3 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38 元,对应2022 年22.6倍PE。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低于预期、同行竞争加剧、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