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2H1 实现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6.53%/-26.52%,主要由于局部疫情反复影响叠加下游需求疲软,公司产能爬坡较缓,业绩同比回落。展望全年,下游需求短期仍承压,后续有望随旺季备货到来有所复苏,我们认为龙岗产线有望年内满产,同时VR 产品进展顺利,全年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健;长期而言,公司产能布局领先,产品结构有望优化升级,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行业景气承压叠加疫情影响, 公司22H1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6.53%/-26.52%。公司22H1 实现营收10.92 亿元,同比-6.53%;归母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26.52%;扣非归母净利润1.26 亿元,同比-31.43%。分季度来看,公司22Q2 实现营收5.40 亿元,同比-11.80%,环比-2.17%;归母净利润0.69 亿元,同比-36.95%,环比+1.47%;扣非归母净利润0.6 亿元,同比-44.23%,环比-9.09%。合肥产线满产满销,龙岗产线持续爬坡,但由于22H1下游需求相对疲软,终端厂商向上游转移价格压力,公司业绩承压,同时公司龙岗线仍在产能爬坡,单位成本较高,22H1 营收及净利润同比下降。盈利水平方面,22H1 公司毛利率为22.60%,同比-3.26pcts;分季度看,22Q2 毛利率24.15%,同比-3.10pcts,环比+3.07pcts 主要系价格端环比相对稳定,同时黑白偏光片产品结构改善,叠加工艺改善下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费用端,22H1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60%/2.78%/-0.84%/5.78%,分别同比-0.31/+0.43/-0.19/+1.67pcts,整体费用率同比+1.60pcts;分季度来看,22Q2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48%/4.36%/-0.64%/5.91%,整体费用率同比+3.06pcts,环比+3.52pcts。展望2022 全年,局部疫情反复对原材料进口影响已恢复正常,但短期来看,终端需求低迷之下面板厂下调稼动率,2022 年6 月/7 月国内LCD 面板厂平均稼动率分别为75.6%、73.3%,分别同比下降近20pcts,使得偏光片需求端承压。后续有望随旺季备货到来复苏,龙岗线有望随之满产,全年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短期降本增效持续,长期扩产弹性不减。22H1 公司偏光片业务营收10.31 亿元,毛利率22.31%,同比-3.49pcts。其中,TFT 偏光片营收10.24 亿元,同比-8.20%,毛利率为20.81%,同比-4.50pcts;黑白偏光片营收0.60 亿元,同比+14.63%,毛利率为47.93%,同比+11.84pcts。1)成本管控严,运营能力强:固定投资方面,公司采用低成本自主建线策略,显著降低产线投入及单位折旧成本;材料成本方面,公司将合肥二期调整为1720mm 宽幅生产线,使43/55/65 寸裁切利用率提升同时原料成本下降~10%;生产工艺方面,小尺寸的裁切环节进行自动化设计改造,降成本而提良率,行业景气承压下优势凸显。2)扩厂弹性大:
2021 年公司偏光片产量为2507 万平方米,目前已陆续满产6 条产线,1 条爬坡,2 条在建。公司布局小尺寸的龙岗产线设计产能为1000~1500 万平米/年,2021 年已量产爬坡,公司预计22Q3 满产;聚焦车载的莆田二期产线设计产能约600 万平米/年,预计22H2 试车投产;布局超大尺寸TV 的合肥二期设计产能为3000 万平方米/年,公司计划年内开始建设厂房,预计23H2 试车投产。公司扩产速度行业前列,我们预测2021-2025 年公司投产的有效产能面积将由2820 万平方米/年增加至7320 万平方米/年,三年产能有望翻倍+。目前公司下游客户涵盖全球领先面板厂商及手机模组厂商如京东方、TCL 华星、惠科、深天马、同兴达、合力泰等,并于22H1 获得京东方A 类供应商资格,有望通过深度绑定下游优质客户享受面板国产化红利,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高端产品持续推进,VR 突破静待放量。公司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未来三年重点布局中高端手机/IT/车载/VR 用偏光片,稳定盈利能力。1)VR 领域,公司主要布局Pancake 配套光学膜,定制开发后贴合采购的光学膜材并进行裁切,公 司凭借协同客户的定制化产品设计能力、对多种膜材贴合的丰富经验、极小尺寸裁切能力等优势获得突破并形成技术壁垒,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具有量产供应能力的厂商,目前公司已开始小批量出货,后续有望持续提升良率。据产业调研,我们测算单台VR 搭载光学膜价值量为100~150 元,同时盈利水平较高。
市场规模方面,我们预计2022 年全球VR 终端出货约1400 万台(其中P 公司100 万台),2023 年约2000 万台(其中P 公司200-300 万台),长期而言出货量可达亿级;同时Pancake 方案“轻、薄、小”优势突出,随成本下降有望加速渗透,我们看好公司该领域的成长潜力,预计2024 年VR 产品营收超5 亿。
2)车载领域:车载染料系偏光片已有小批量供货;车载碘系产品正进行客户认证,目前95℃/500h 已认证通过性能有望再升;车载产品2023 年有望在莆田新线逐步起量;3)OLED 领域,115μm 柔性AMOLED 用偏光片部分客户测试通过,同类产品2021 年已在穿戴应用上大批量量产并成为该市场主力供应商,OLED 手机已完成部分客户认证,2023 年有望显著贡献业绩。总体而言,公司高端产品持续突破,随龙岗、莆田新线放量及满产后,产品结构调整,我们预计公司中高端手机/IT/车载营收占比将显著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有望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风险因素: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影响物流运输;下游需求疲软;偏光片价格下行;公司新增产线进度不及预期;行业供需过剩;国产替代进度缓慢等。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偏光片领域龙头,产能布局领先,产品结构有望优化升级,同时受益于下游面板行业国产替代的需求,未来成长性较强。但受制于2022年上半年下游需求疲软及局部疫情反复扰动,公司龙岗新线爬坡及产品结构优化进度放缓,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预测至3.40/5.24/7.88 亿元(原预测为4.00/5.75/8.38 亿元),对应EPS 预测为1.96/3.02/4.53 亿元。考虑到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高增速(我们预计CAGR 为52%),我们采取PEG 估值,选取电子零组件细分行业龙头歌尔股份、立讯精密、蓝思科技作为可比公司,截至2022 年8 月26 日,可比公司2022 年PEG 平均值为0.77 倍,我们长期看好公司的行业地位提升及公司成长性,参考同行业估值水平,并从谨慎性出发,我们给予公司2022 年PEG=0.7 倍,对应PE 约35 倍,目标价68 元,维持“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