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本站广告均来自于外部链接,并非本站内容!
澜起科技(688008)重大事件快评:东方飘来5G的云 云中有颗澜起的“芯”
发布时间: 2020-05-18 09:00
4
澜起科技(688008)

事项:

    2020年初由于疫情对经济的持续影响,中央政治局将“新基建”作为维护国家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战略方针。新基建是指宽泛定义下的信息基建,如5G 基站建设、特高压、高速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等。我们重点推荐数据中心半导体隐形冠军――澜起科技,主要基于以下逻辑:

    1)5G 建设进入高峰期,流量爆发进入新一轮周期,5G 时代数据种类和数据处理能力需求提升明显;2)国产替代+疫情刺激,数据中心建设国产化趋势明确,国内IDC 建设进入历史性高峰期;3)澜起科技是国内稀缺的内存缓冲芯片及服务器CPU 平台方案提供商,未来将持续受益于不断成长的国产替代趋势。

    我们看好澜起科技在5G 新基建带动下持续性成长,预计公司20-21 年净利润分别为11.5/15.3/19.6 亿元,对应市盈率100/75/58.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评论:

    5G 建设带动流量爆发进入新周期

    2019 年6 月6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正式发放5G 牌照,批准这四家企业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与前几代移动网络相比,5G 网络的能力将有飞跃发展。例如,下行峰值数据速率可达20Gbps,而上行峰值数据速率可能超过10Gbps;此外,5G 还将大大降低时延及提高整体网络效率:简化后的网络架构将提供小于5 毫秒的端到端延迟。那么5G 给我们带来的是超越光纤的传输速度(Mobile Beyond Giga),超越工业总线的实时能力(RealTime World)以及全空间的连接(All-Online Everywhere), 5G 将开启充满机会的时代。

    根据华为5G 白皮书,5G 时代的十大应用场景包括:1. 云VR/AR;2. 车联网;3. 智能制造;4. 智能能源;5. 无线医疗;6. 无线家庭娱乐;7. 联网无人机;8. 社交网络;9. 个人AI 辅助;10. 智慧城市。结合5G 核心应用场景,我们认为5G 时代的流量爆发与4G 时代有明显的区别:

    1、流量爆发速度显著提升:5G 时代网络速度是4G 时代的10 倍,因此网络系统的数据流量爆发速度明显提升;数据种类多样化:由于5G 进入物联网时代,多终端流量爆发成为5G 时代的显著特色,这导致数据处理分类处理能力的要求明显提升;3、计算能力要求提升:除了数据流量的总量和种类猛增,应用场景的复杂化更加提升了对数据中心处理能力的要求。

    对比4G 周期,随着美国和中国分别在2011 年和2013 年发放4G 运营商牌照,北美三大云计算龙头企业AMAZON、ALPHABET、FACEBOOK 进入投资上行周期,而到了2018 年后由于全球运营商4G 建设周期结束,我们可以看到云计算投资也开始进入下行周期。从投资水平来看,2013-2017 年投资/营收中位数水平大约在20%左右,而在2018-2019 年投资/营收中位数水平大约在13%左右。我们预计,随着中美5G 网络进入大规模建设高峰,北美云计算龙头的投资水平将会恢复到20%甚至更高水平。如果叠加云计算龙头营收20%的符合增速,我们预计北美云计算龙头投资规模将会有80%以上的增长幅度

    国产替代+疫情刺激,新基建发力国产数据中心

    随着中美科技战的持续发酵,以及2020 年以来的疫情刺激,中国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快速展开。从2013 年以来,中国IDC 市场规模增长就一直远超全球IDC 市场规模增速。中国IDC 市场规模CAGR5 大约为32.9%,而全球IDC 市场规模CAGR5 仅为13.6%,中国IDC 市场占有率从2013 年不到15%快速提升到了2019 年的35%。中国已经成为规模仅次于北美,成长速度领先的IDC 市场。

    与IDC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相对的是国内IDC 建设投资严重不足。2014 年,我国各类数据中心的总数达到273,165 个,其中大型的企业级数据中心为993 个。2015 年起,数据中心的年增长接近3%。截止于2016 年12 月,我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2017 年我国在用机架166 万架,规划在建机架107 万架。2017 年中等规模以上的数据中心保有量约为5.9 万个,总面积超过1800 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 年,中等规模以上的数据中心保有量将超过8 万个,总面积将超过3000 万平方米。

    数据中心的平均寿命为15~20 年,我国有45%的数据中心已经超过10 年,65%的数据中心存在供电和制冷方面的问题,30%希望在未来3~5 年升级主要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90%表示高能效服务是重要的选择。我国已经经历了若干年的数据中心大规模建造的时期,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CPS(信息物理网络)、智慧城市等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数据中心作为支撑这些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必将继续迎来大发展时期。随着5G 技术的出现以及5G 应用的成熟,数据中心也将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大规模的集中数据中心与分散的边缘数据中心共同发展的阶段。

    数据中心半导体新秀:内存缓冲芯片

    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存储器设备中应用了大量的芯片,包括CPU,FPGA,DRAM,PMIC 等等,其中应用于内存模组的内存缓冲芯片(memory buffer)正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内存缓冲芯片是内存模组(又称内存条)的核心器件,作为CPU 存取内存数据的必由通路,其主要作用是提升内存数据访问的速度及稳定性,以匹配CPU 日益提高的运行速度及性能。内存缓冲芯片需与内存厂商生产的各种内存颗粒和内存模组进行配套,并通过CPU 厂商和内存厂商针对其功能和性能(如稳定性、运行速度和功耗等)的严格认证,才能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因此,研发此类产品不仅要攻克内存缓冲的核心技术难关,还要突破服务器生态系统的高准入门槛,全球范围内能成功量产此类芯片的厂商为数不多。

    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 年,是业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芯片解决方案。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市场深耕十余年,先后推出了DDR2、DDR3、DDR4 系列高速、大容量内存缓冲解决方案,以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对数据速率和容量日益增长的需求。

    澜起科技是全球仅有的三家(仅澜起和IDT 可量产)、亚洲唯一可以在服务器内存市场提供内存接口解决方案的芯片公司;全球唯一在DDR3 和DDR4 得到Intel 认证的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可以量产DDR4 寄存时钟驱动器芯片的公司。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技术垄断,澜起科技也因此有望成为国内信息安全龙头企业。

    我们认为内存缓冲芯片的下游行业驱动逻辑主要在于三点:

    1、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市场持续增长,相关设备投资同步提升;2、摩尔定律放缓导致DRAM 性能提升缓慢,内存缓冲芯片成为内存条性能提升突破口;3、国产服务器市场空间巨大,信息安全亟待自主可控。

    内存接口芯片是服务器内存子系统的关键组件,跟随内存产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内存由 DDR2、DDR3 演进到DDR4,数据传输速度由 800MT/s、1600MT/s 演进到 3200MT/s,工作电压由 1.8V、1.5V 演进到目前业界最低电压 1.2V,由于服务器内存子系统面临的主要瓶颈仍然是高速度、大容量、低功耗下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所以需要进行不断的产品升级。截至2018 年底,全球各大主要内存芯片厂商都已经公布了各自的 DDR5 研发进度。随着DDR5 内存量产排上日程,要求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加快新一代 DDR5 内存接口芯片的研发。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重点推荐数据中心半导体隐形冠军――澜起科技,主要基于以下逻辑:

    1)5G 建设进入高峰期,流量爆发进入新一轮周期,5G 时代数据种类和数据处理能力需求提升明显;2)国产替代+疫情刺激,数据中心建设国产化趋势明确,国内IDC 建设进入历史性高峰期;3)澜起科技是国内稀缺的内存缓冲芯片及服务器CPU 平台方案提供商,未来将持续受益于不断成长的国产替代趋势。

    澜起科技是国内稀缺的内存缓冲芯片及服务器CPU平台方案提供商,我们看好澜起科技在5G新基建带动下持续性成长。

    预计公司20-21 年净利润分别为11.5/15.3/19.6 亿元,对应市盈率100/75/58.7X,维持“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

明日大盘网——个股分析栏目,提供最权威的明日大盘行情查询分析,最新股市在线行情,今日大盘在线行情,个股分析,股票经验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总篇数
120865
点击量
59498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