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市场 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企业。华虹公司2005 年1 月21 日于香港注册成立,截止2022 年12 月31 日,直接控股股东为华虹国际,其实际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6.60%;上海市国资委直接持有华虹集团51.59%的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主要向客户上提供8 英寸、12 英寸晶圆的特色工艺代工服务,在不同工艺平台上,按照客户需求为其制造多种类的半导体产品;同时为客户提供包括IP 设计、测试等配套服务。根据Trendforce 数据,截止22Q4 华虹公司在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中排名第六,全球市场份额为2.6%。
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公司坚持布局与持续发展特色工艺技术平台,拥有0.35um 到90nm 工艺节点的8 英寸晶圆代工平台,以及90nm 至55nm工艺节点的12 英寸晶圆代工平台,覆盖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等五大特色工艺平台。目前拥有三座8 英寸晶圆厂(华虹一厂、华虹二厂、华虹三厂)和一座12 英寸晶圆厂(华虹七厂),截止2022 年末总产能合计达到32.4 万片/月等效8 英寸晶圆,总产能在中国大陆位居第二位。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是行业内特色工艺平台覆盖最全面的晶圆代工企业。
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盈利能力提升明显。从21Q1 开始,公司的总体产能利用率持续超过100%,23Q1 的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5%。2020 年-2022 实现收入分别为67.37 亿元、106.30 亿元、167.86 亿元,2021 年、2022 年分别同比增长57.78%、57.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 亿元、16.60 亿元、30.09 亿元,2021 年、2022 年同比增长228.41%、81.24%,增长迅速。
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AIoT、5G 等应用领域驱动公司业务的持续成长可期。
公司聚焦特色IC、功率器件领域,未来几年的成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①、2022新能源汽车的芯片需求达1459 颗,中国新能源汽车OEM 供应商的快速成长带动芯片设计公司的代工需求持续增长;②、气候变化加剧、碳达峰助力全球能源转型,更低损耗、更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强烈;③、5G 引领千家万业,AIoT 技术快速迭代、发展;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的新兴应用领域将带动对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及射频等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盈利预测及估值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E-2025E 收入分别为175.64 亿元、193.10 亿元、212.7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8 亿元、28.16 亿元、30.03亿元。选取PB 法、DCF 法计算华虹公司的6-12 月远期整体公允价值:①、PB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 PB(2023E)2.35x~2.75x,对应6-12 月远期整体公允价值区间为945.54 亿元~1106.49 亿元;②、DCF 绝对估值法,基于中性情景假设条件下计算华虹公司的6-12 个月远期整体公允价值区间在1033.69 亿元~1268.15 亿元。综上,我们认为华虹公司对应6-12 月远期整体公允价值区间为1033.69 亿元~1106.49 亿元。对应2023E PB 为2.57x~2.75x,对应2022 年PB 为5.21x~5.58x;对应2022 年PE 为34.36x-36.78x,对应2023E PE 为42.40x-45.39x。截止2023 年7 月13 的近一个月内,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公布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证监会行业代码:C39)静态平均市盈率为36.23 倍。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周期性的风险、未能紧跟工艺节点/工艺平台等技术迭代的风险、与国际龙头企业存在差距的风险、技术人才流失或无法获得相应人才的风险、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风险、存在与累积未弥补亏损相关的风险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