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H 公司实现实现归母净利润66.18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业绩扭转的主要因素为煤价下行驱动境内火电业务盈利改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带动利润增长及境外火电业务盈利同比大幅提升。环比来看,公司煤电Q2 度电利润约为0.77 分/千瓦时,环比改善0.84 分/千瓦时,主要系公司火电燃料成本迎来显著改善,但供暖季后单位供电煤耗及其他度电成本有所上升,二者对冲导致火电板块利润改善相对有限。光伏利润环比大幅提升,主要系季度光照条件改善及新增装机投产影响。海外业务盈利大幅提升主要系电力供需形式偏紧导致电价上涨所致。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85 亿元、169.07 亿元、197.01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
公司2023H 实现净利润66.18 亿元,去年同期为-39.03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3.08 亿元,去年同期为-30.09 亿元。2023Q2 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58 亿元,去年同期为-20.52 亿元。
简评
煤价下行境内火电盈利持续改善,电价上涨境外利润大幅增长2023H 公司实现营收1260 亿元,同比增长7.84%;实现归母净利润66.18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业绩扭转的主要因素为煤价下行驱动境内火电业务盈利改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带动利润增长及境外火电业务盈利同比大幅提升。分板块来看,23H1境内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5.93 亿元、3.51 亿元、40.24 亿元、10.02 亿元、0.01 亿元,去年同期分别为-90.61 亿元、3.4 亿元、34.25 亿元、5.29 亿元、0.44 亿元;单23Q2 境内燃煤、燃机、风电、光伏、水电利润总额分别为6.63亿元、0.25 亿元、0.19 亿元、20.99 亿元、6.57 亿元,去年同期分别为-57.91 亿元、1.2 亿元、0.44 亿元、17.8 亿元、3.4 亿元。
环比来看,公司煤电Q2 度电利润约为0.77 分/千瓦时,环比改善0.84 分/千瓦时,主要系公司火电燃料成本迎来显著改善,但供暖季后单位供电煤耗及其他度电成本有所上升,二者对冲导致火电 板块利润改善相对有限。光伏利润环比大幅提升,主要系季度光照条件改善及新增装机投产影响。新加坡火电盈利同比大幅提升,主要系新加坡电力供需形式偏紧,叠加电价市场化程度高,导致大士能源综合电价显著提升所致。
二季度电量高增,新能源持续发力,维持“买入”评级2023Q2,受经济复苏和高温天气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加;公司火电机组发挥顶峰保供作用,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23Q2 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较多。同时,公司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新能源发电量增幅较大。
总体来看,2023Q2 公司境内上网电量合计1041.38 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7.24%;具体来看,2023Q2 公司煤电、燃机、风电、光伏、水电上网电量分别为864.81 亿千瓦时、55.87 亿千瓦时、86.95 亿千瓦时、28.51 亿千瓦时、2.63 亿千瓦时,同比变化+16.91%、+7.6%、+15.93%、+72.98%、-18.21%。2023 上半年公司境内平均电价为515.23元/兆瓦时,同比上涨1.89%;2023Q2 公司境内平均电价为511.67 元/兆瓦时,同比上涨0.29%。装机方面,公司23Q2 新增火电装机65 万千瓦、风电29.7 万千瓦、光伏180.5 万千瓦。
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68 亿元、2604 亿元、2633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85亿元、169.07 亿元、197.01 亿元,对应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18.1 亿元、153.32 亿元、181.26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5 元/股、0.98 元/股、1.15 元/股。
风险分析
燃煤成本风险:如果国内燃煤市场价格仍保持去年的高位水平,公司燃煤成本得不到改善,公司2023 年业务仍有持续亏损的可能。
境外市场的不稳定性:公司境外业务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如果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公司境外业务发展受阻、公司境外业务将面临业绩下降的风险。
电价政策风险:公司处于电力行业,上网电价的变化受政策调整的影响。如果电价政策或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发生重大改变,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下降,公司业绩会有所下降。
新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新能源装机进度受到政策环境、原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