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Q1 业绩高增,盈利能力维持稳定
公司发布2023 年年报,23 年公司实现营收197.01 亿元,同比+23.18%;归母净利润21.51 亿元,同比+26.50%。收入端分产品来看,减震器收入43 亿元,同比+11%,营收占比21.8%,毛利率为24.3%,同增0.19pct;内饰功能件收入66 亿元,同比+20%,营收占比33.4%,毛利率20%,同增0.94pct;底盘系统收入61 亿元,同比+38%,营收占比31.1%,毛利率23.2%,同增1.99pct;热管理系统收入15.5 亿元,同比+13%,营收占比7.9%,毛利率18.9%,同增0.32pct;汽车电子收入1.8 亿元,同比-6%,营收占比0.9%,毛利率21.9%,同降3.31pct;电驱系统收入185 万元,营收占比0.01%,毛利率81.3%。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023 年毛利率达23.03%,同比+1.42pct;2023 年净利率达10.91%,同比+0.29pct。23Q4 公司营收达55.49 亿元,同比+13.49%/环比+11.17%;归母净利润达5.54 亿元,同比+12.64%/环比+10.05%。24Q1 公司营收达56.88 亿元,同比+27.29%/环比+2.51%;归母净利润达6.45 亿元,同比大增43.36%,环比+16.59%。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4Q1 毛利率达22.43%,同比+0.58pct/环比-1.67pct;24Q1 净利率达11.39%,同比+1.23pct/环比+1.54pct,盈利能力维持高位。24Q1 公司三费费用率达4.84%,同比-0.52pct/环比+0.48pct。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达1.38%/2.75%/0.71%,同比+0.22pct/+0.07pct /-0.80pct,研发费用率达4.49%,同比-0.27pct。
客户订单与产能齐增,机器人业务再创成长空间客户方面,公司Tier0.5 级合作模式持续推进。国内市场,公司与华为-赛力斯、理想、奇瑞、长城、小米、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合作进展迅速,单车配套金额不断提升;国际市场,公司与美国的创新车企A 客户以及FORD、GM、STELLANTIS 等传统车企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公司 IBS 项目、EPS 项目、空气悬架项目、热管理项目、智能座舱项目分别获得一汽、吉利、华为-赛力斯、理想、比亚迪、小米、上汽、东风等客户的订单。产能方面,杭州湾六期、七期及重庆工厂、湖州工厂、安徽寿县工厂约 1100 亩工厂陆续建成投产;杭州湾八期、九期及西安工厂、墨西哥工厂也加快规划实施。新业务方面,公司设立电驱事业部,研发的机器人电驱执行器和旋转执行器,已经多次向客户送样,获得客户认可及好评,项目进展迅速。因此,看好平台化公司全球化,开启新一轮业绩增长期。
投资建议: 由于重要客户销量情况, 下调24-26 年归母净利润至29.35/38.32/48.54 亿元(前值预计24-25 年净利润为32.4/42.8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为24/18/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等持续上涨、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