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H1 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8.0%至 9.91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64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93 亿元;其中Q2 收入同比+3.93%至5.61 亿元,归母净利润 0.22 亿元,同比扭亏,去年为亏损0.28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04 亿元,同比亏损幅度缩窄,去年同期为亏损0.50亿元。
Q2 冲泡恢复明显,产品迭代加速:分品类看,Q2 冲泡/即饮分别实现收入2.40/3.14 亿元,同比+169.9%/-29.5%,冲泡中经典/好料系列Q2 收入分别同比增162.2%/131.0%至1.54/0.69亿元,冲泡增速强劲主要得益于1)受益于疫情居家消费增多,Q1 订单满足率较低Q2 渠道补货明显;2)公司实施了淡季冲泡奶茶销售额翻番的“F 计划”,增强对销售人员激励。目前冲泡库存同比去年有所下降,伴随8 月启动旺季销售周期,冲泡库存预计伴随备货缓慢爬坡;去年末新品珍珠系列终端定位6 元高端价格带,上半年实现3,135 万元收入表现亮眼,目前具有4 个口味SKU,预计下半年会继续放量增长。即饮板块,Q2 果汁茶/液体奶茶实现营收2.72/0.42 亿元,同比-34.9%/+50.2%,果汁茶表现稍弱而液体奶茶反弹明显,主要因为:1)疫情影响开学,果汁茶线下地推和终端铺设主要侧重高校及周边,消费场景受疫情影响较大,即使公司4-5 月在全国10 座核心城市开展果汁茶线下快闪活动,但规模及效果仍与高校推广有所差距;2)液体奶茶定位高端,受疫情影响小,伴随新品扩充和线上推广,预计全年有望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20H1 公司推出樱桃莓莓果汁茶新口味、冰摇奶茶、无糖轻奶茶、水果冲泡茶等新品,丰富已有产品口味并突出无糖健康卖点,同时通过代餐新品布局泛冲泡领域,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迭代速度加快。我们仍然看好下半年业绩持续恢复:1)高校开学叠加Q3 即饮旺季以及19H2 低基数推动果汁茶放量增长;2)Q4 冲泡旺季以及新品增量贡献。
电商渠道增速亮眼,渠道管理更加精细:分地区看,Q2 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华北/华南/东北分别同比+1.9%/+3.1%/+10.9%/-1.8%/-18.0%/+4.2%/-46.7%至1.85/0.80/1.00/0.52/0.36/0.41/0.17 亿元,各区域环比均有所改善,其中华东、华中、西南、华南改善较为明显,尤其西南地区Q2 收入占比同比继续提升1.1pcts 达到18%,创近年来单季新高,侧面反映出公司在县级市场以渠道下沉为核心的“成都模式”
渠道精耕成效开始显现。电商渠道占收入比因疫情Q1 增至11.5%,Q2 增速仍然强劲但收入占比较Q1回落至6.1%,长期看电商渠道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双位数。
Q2 盈利出现拐点,全年毛利率稳中微滑:毛利层面,20H1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4pct 至33%,主要因为:1)新品珍珠系列和果汁茶毛利率较美味与经典要低;2)疫情下生产规模效应下降以及销售折扣增加。展望全年,我们认为整体毛利率预计微降,长期伴随产能利用率提升和技术升级有望继续提升。Q2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9/+1.1/-0.1pcts 至27.5%/8.4%/1.2%,上半年销售资源仍然偏向果汁茶,预计下半年进入冲泡旺季,费用投放或更倾斜于冲泡,Q2 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环比改善明显,归母利润率同比提升至3.9%。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与买入-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36 元。我们预计公司2020 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4.3%、17.6%、17.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22.7%、26.9%,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 年PE 分别为36.0/29.3/23.1 倍,目标价相当于2020 年43x PE。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表现不及预期;费用投入不及预期;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