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威胜信息发布2020 年中报,2020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2 亿元,同比增长9.49%;归母净利润1.37 亿元,同比增长20.53%;扣非归母净利润1.30 亿元,同比增长21.71%;单季度来看,公司Q2 实现营收4.33 亿元,同比增12.33%,环比增81.13%;实现归母净利润1.04 亿元,同比增21.85%,环比增218.59%,公司业绩总体呈现平稳增长势头,且上半年新签订单10.9 亿,目前在手订单共计14.06 亿,订单充足。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核心产品表现亮眼。公司一直深耕于智慧能源领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多元产品贯穿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与应用层,为下游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在物联网连接方面于国内拥有1 亿用户节点,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 多个省份,海外拥有1 千万用户节点,销售网络覆盖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全球主流市场。从公司具体业务来看,2020 年上半年,公司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分别实现营收1.61、4.77 和0.30 亿,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感知层和应用层同比有所下滑,但核心业务网络层涨势喜人,同比增39.85%,其中,核心产品通信模块表现亮眼,实现营收2.06 亿元,同比增长97.77%。近年来,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得到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从2016 年的27.35%和11.83%分别提升到2019 年的34.05%和17.50%,平均每年提升2.28 Pcts 和1.89 Pcts,公司2020 年上半年分别实现毛利率和净利率36.49%和20.49%,同比分别增长1.97Pcts和1.12Pcts,受益于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三大方向齐头并进,开启发展新动能。在消费升级、传统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大周期性动能的驱动下,物联网技术创新活跃。在智能电网领域,国网将发展电力物联网列为十大重点工作任务,公司的电力物联网产品贯穿发、输、配、用各环节。未来,约800 万个配电台区智能化改造需要边缘网关,近6 亿只电表需要迭代通信模块,还有超10 亿节点需要连接、监测模块及终端,这将给公司的发展带来崭新的机遇,智能电网领域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占比营收超过50%,公司以产品为基础,已形成多系统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领域,全国52 万所学校、5 万个区、3 万家医院、10 万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公司有望在能效管理、水电气热环境监测、智慧安防等领域大展拳脚,公司面向不同下游领域,以水气热传感终端和网络层相关设备产品为依托,打造有智慧水务、智慧热网、智慧消防和智慧园区为主的系统解决方案,方案间能够相互结合,为打造智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而海外方面,根据 IHS 报告,未来5 年智慧电力AMI 年均出货将达到1.23 亿台,智慧水务CAGR 将达到14.38%,到2024 年将达到6,805 万台/年,目前,公司电力AMI 和智慧水务在以亚非拉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受到欢迎,相关业务不断拓展,有效解决发展中国家窃电严重和水质安全等问题,2019 年,公司实现海外市场收入1.05 亿元,同比增长97.24%。
技术创新助力发展,物连世界,芯联未来。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已任,到2020年中公司共有研发人员共347 人,占比达到了48.19%。2020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5219 万元,同比增长17.12%,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7.77%,同比增长0.51Pcts。到2020 年中,公司拥有专利615 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49 项。公司的高精度实时监控技术实现配电网故障定位误差小于100m 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地互联通信技术获得突破,低压集抄实现本地通信单元100%互联互通;自主设计HPLC 通信芯片获得集成电路布图登记证书,噪声抑制及抗信号衰减能力提升约10 倍。
公司还参与了20 项行业标准制定,其中国家标准14 项;物联网通信技术是公司技术核心所在,目前威胜信息物联网通信节点用户数超过两亿,其中自主设计芯片的电力监测及通信模组在线应用超过5000 万只,未来将聚焦两芯三模建设,同时发展物联网本地通信芯片和电、磁监测传感芯片,发力本地组网通信模块、广域网通信模块和低压电监控模块,通过高带宽通信技术实现物联网海量数据高速采集。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35.00 元。我们预计公司2020/21/22年的营收分别为15.34、19.86和26.12亿元,增速分别为23.3%、29.5%和31.5%;归母净利分别为2.67、3.78 和5.16 亿元,增速分别为23.0%、37.3%和40.6%。公司技术积淀深厚,致力于成为物联网行业智慧公用事业领域的独角兽,下游电力物联网、智慧城市与海外都将给公司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维持公司买入-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35.00 元。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或市场波动,新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低于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与核心技术泄露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