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7 年2 月27 日,公司公告2016 年业绩快报,2016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35 亿元,同比增长31.45%;实现归母净利润7.80 亿元,同比增长32.43%,主要原因是血液制品销售收入增加。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采浆量可持续增长带动公司未来2-3 年业绩持续成长。华兰生物2016 年业绩增长主要来自血制品业务,根据2016H1 预计疫苗公司全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约4000-5000 万元。单季度来看,2016Q1-Q4 单季度营收分别为4.11、4.45、5.50 和5.28 亿元,同比增长38.00%、24.01%、21.20%、46.33%;净利润分别为1.93、2.15、1.98 和1.74 亿元,同比增长32.43%、32.69%、29.19%和44.00%。华兰生物2016 年采浆量略超1000吨,与2015 年相比增长40%左右;我们预计以华兰目前的浆站情况2017 年采浆量仍可维持25-30%增长;假如2017 年还有新批浆站,2018 年的采浆量增长有望继续保持30%,未来三年业绩成长具有可持续性。长期来看,公司4大单抗产品均已获批临床,创新产品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看好公司作为血液制品现金牛企业属性特征以及在单抗和疫苗领域的长期布局。
血制品业务:成长有可持续性、产品价格有正面影响、现金牛企业属性特征。(1)采浆量增长可持续性强,带动公司业绩持续成长。1、过去新批浆站数量多,未来还有新批浆站可能性:2014-2016 新批浆站数量共9 个,拉动采浆量的增长;根据河南省血液制品规划政策执行的延续性,未来有继续获批浆站的可能性;2、采浆量的增长带来业绩成长可持续性:2016 年采浆量略超1000吨,增长40%;2017 年增长25-30%,假如2017 年还有新批浆站,2018 年的采浆量增长有望继续保持30%,未来三年业绩成长具有可持续性;3、产品价格稳定,且可能有部分正面影响:主要血制品在各省份中标价格稳中有升,白蛋白2016 年中标省份提价幅度约12.6%,人凝血酶原提价约12%。(2)血浆利用率决定长期竞争力,华兰品类11 个国内领先。华兰生物产品线国内仅次于上海莱士(12 个),属于第一梯队。较高的血浆利用率使得华兰生物的血制品业务常年保持60%以上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4 个百分点。
单抗和疫苗业务奠定长期发展基石。(1)单抗:公司布局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单抗、阿达木单抗4 大品类。截止2017 年2 月16 日4 大单抗产品均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我们预计华兰第一个单抗临床试验将于2017 年展开。公司在单抗领域布局曲妥珠等多个大品类,研发管线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2020 年后公司单抗业务或将进入收获期。(2)疫苗:公司流感疫苗已通过WHO 认证,有望在2017-2018 年打开国际市场;AC 群流脑球菌多糖疫苗和小儿重组乙肝疫苗已进入申报生产阶段,疫苗业务或将迎来拐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6-2018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9.35、25.90、33.63 亿元,同比增长31.45%、33.86%、29.8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80、10.45、13.57 亿元,同比增长32.43%、33.90%、29.90%,对应EPS 为0.84、1.12、1.46 元。考虑到公司是血制品企业中产品线最为丰富的龙头之一,3 年内新开浆站达到9 个,采浆量增长的可持续性强,同时在单抗和疫苗领域布局多品种打造长期业绩发展基石。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17 年33 倍PE、2018 年25 倍PE,而公司在血制品行业采浆量增长可持续性强,历史估值在30X-45X 之间,我们给予公司2017 年40-45 倍PE,公司的估值区间为44.8-50.4 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血制品业务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疫苗业务品种较为单一的风险;单抗业务研发投入过大影响利润的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