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 月16 日,公司公告子公司经纬轨道完成注册资本及股东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子公司资本及股东变更原因主要是拟引入新股东自然人庄仲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庄仲生先生将以现金6500 万元作为投资款增资获得江苏经纬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9.1%的股权。变更为后股权结构:汇川占45.45%,马建峰45.45%、庄仲生占9.1%(变更前汇川与马建峰各占50%),变更后江苏经纬仍然纳入汇川技术合并报表范围。
核心观点:
夯实利基,轨道交通业务添强援。①庄仲生先生为自2003 年起任上海天海受电弓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 年起任咸阳现代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地铁、轻轨领域70%的受电弓均由天海供应,资源极其丰富,庄仲生先生承诺在2017 年-2018 年合计两个年度在国内(不含苏州、深圳)的城市地铁招标中至少获得一条完整的牵引系统订单(2016年经纬新签苏州地铁3 号线合同总价为4.26 亿元)。②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行业数据和测算,2015 年~2020 年全国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系统(含备品备件、独立件)共计100 亿/年,公司2015 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7.71 亿元,通过与地方优势企业共享资源的方式,新业务有望取得积极进展,抓住城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志存高远,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公司将业务布局规划为客车、物流车、乘用车:①在电动客车方面,公司与巨头共舞,绑定宇通客车(新能源客车20%份额),到2018 年宇通只能采购公司的电控产品。②电动物流车迎来大年。同样受到补贴政策迟迟未定的影响,但是很多企业将去年的目标产量移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已与东风、北汽多家车企达成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会进一步推出车载充电器、DCDC 等产品。③电动乘用车方面,公司将从可靠性与功的安全,成本与高功率密度四个维度出发,逐步达到ISO16949、ISO26262 体系标准,卡位未来乘用车供应体系关键入口,公司2016 年已与宝马、大众展开了初步合作讨论。
开花结果,工控龙头进入新一轮20%增长期。公司2016 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8.9-1.05 亿元,同比增长10%-30%,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业务占比:变频器49%、新能源产品24%、伺服系统16%,PLC 占比3%:1、变频器2015 年14 亿收入,通用变频(5 亿元)解决方案渗透率提高,未来5 年年均增速达到11%。同时电梯专用变频(9 亿元)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保持平稳,预计未来变频业务整体保持5%/年增长。2、伺服每年保持30%的增长,主要是通用伺服1.5 亿元)增长。如果注塑机专用伺服2 亿元)由电混升级到全电动,那么增速将会大大超出预期(由原本2 亿有望做到10 亿的规模,2015 年整体伺服仅3.5 亿元)。3、新能源汽车(2015 年6.42 亿元)追随行业增速,16-20 年增速30%、40%、30%、30%、30%,未来主要看新能源乘用车。轨交业务(2015 年1.1 亿元)预计每年2 条线,即4 亿收入。4、PLC 未来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公司2015 年收入仅7000 万,但是技术要求极高,预计5 年保持20-30%的增长。在整体业务不考虑公司工业互联网领域及新开拓领域(工控、机器人)的贡献情况下,可以预见未来3-5 年整体均能保持20%以上增速。
盈利预测与估值:长期来说,坚定看好公司未来500 亿市值。因轨交业务再添强援,略微调高17 年业绩,重点上调18 年业绩,预计公司16-18 年摊薄EPS 为0.62、0.78、1.01 元,当前股价对应34.0、27.1、20.9 倍PE。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电梯业绩下降过快。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