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高发,国内手术率偏低。公司是国内眼科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当前主要产品包括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我国白内障高发,45 岁以上人群中白内障的患病率为40%-50%,7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80%。2020 年中国白内障患者(45-89 岁)高达约1.32 亿人。手术是白内障治疗唯一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每百万人口手术量仅为印度的1/2,欧美发达国家的1/4,提升空间较大。
坚持自主创新,白内障人工晶体比肩国际。公司2014 年7 月推出的国内第一款可折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2016 年推出的国内第一款散光矫正型普诺明(Toric)人工晶状体,2018年推出依据中国人眼设计的 AQBH/AQBHL 人工晶状体,公司相比其他国内对手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对比进口,公司产品已具备高次非球面、防紫外防蓝光、环曲面矫正散光等功能,随着衍射多焦点产品即将上市,公司IOL 产品功能已比肩进口龙头。
OK 镜国产第二家,性能优异。我国近视率近50%,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OK 镜疗效确切,是当前最适宜推广的延缓近视方式,但当前渗透率不足1%。2019 年3 月,公司角膜塑形镜获批上市,成为国产第二个获批上市的产品。公司角膜塑形镜创新性地采用了基弧非球面设计,性能优异,当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
IOL 集采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公司人工晶状体2019 年市占率约10%,随着今年起全国各省及联盟人工晶体带量采购的快速推进,预计公司在各地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集采跳过中间经销环节,叠加公司高值产品占比提高,公司更有望迎来产品量价齐升。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眼科是典型高患者基数、长期成长空间巨大的黄金赛道。
眼科高值耗材兼具医疗(中端IOL 人工晶体、OK 镜)和消费属性(高端人工晶体、OK镜、ICL 人工晶体),长期受益于当下国内眼科医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健康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在保守估计公司OK 镜未来市占率,保守给予潜在大单品有晶体眼人工晶体估值,不计算动物用人工晶体、手术配套等产品的条件下,我们通过分部估值给予公司合理市值249 亿元,对应合理股价237.14 元,相较2020 年11 月3 日的收盘价221.00 元有约7%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风险,政策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