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事项
公司公布了年报和 2017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事项点评
年报业绩靓丽,更是突出更多积极信号
公司公布的 2016 年年报中, 2016 年营业收入为 10.79 亿元,同比增长 101.26%,归母净利润 2.90 亿元,同比增长 99.68%。其中毛利率42.56%,净利率 26.94%。与 2015 年的毛利率 43.05%,净利率 27.15%基本相近,打消了市场对公司毛利率下降的担忧。 公司 2016 年管理费用率 13.19%( 15/14/13 年: 14.57%/12.61%/14.24%),销售费用率 2.84%( 15/14/13 年: 3.41%/3.41%/3.13%),由于销量的增长,公司各项费用控制能力强,两项费用率稳中有降。
分业务看:锂电池设备 2016年实现销售 7.31亿元,同比增长 103.37%,占比 67.76,毛利率 39.55%, 2015 年为 38.69%,相比去年略有上升。公司的锂电设备占总收入接近 70%,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毛利率略有上升,打消了市场上对动力电池价格下降,锂电设备也会下降的担忧。
光伏设备:受益于下游光伏行业的复苏,公司 2016 年光伏设备实现销售收入 2.86 亿元,同比增长 106%,但是行业未来不确定性较大,未来大概率保持平稳发展。
电容器设备实现 2852 万元,同比增长 7%,与 2015 年基本持平,预计公司此项业务基本变化不大。
预收款项作为销售收入的指引,公司 2016 年底预收款项为 7.72 亿元,同比增长 55.74%,依然处于高增长的状态。我们认为公司的预收款项继续高增长,表明了下游的需求旺盛, 2017 年高增长无忧。
公司 2017年 3月 2日公告建设动力锂电池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一期投资金额约为 3 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公司锂电池设备产能可以扩大约 1 倍。
公司订单、产能饱满,毛利率继续维持高位,基本打消了市场的疑惑,我们认为公司年报透露出更多积极信号, 2017 年高增长无忧。
而公司公告的一季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84 万元―9243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60%―90%,也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明确
前段时间公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中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 100GWH、形成产销规模在40GWH 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而根据第一电动网的统计 2016 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 28Gwh,其中比亚迪( 7.35GWH)、CATL(6.72GWH)、沃特玛(2.49GWH)、国轩高科(1.86GWH),合计为 18.42GWH,占比为 66%。 根据目前各个厂家产能的建设情况和未来产能的规划情况,我们认为符合形成产销规模在 40GWH 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条件的为 CATL 和比亚迪(比亚迪需要再次追加产能规划)。
此次《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与 2016 年 11 月公布的《 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 8GWH 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国家鼓励动力电池行业的整合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我们认为此两项硬性指标,将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提供指引,即其未来会进一步持续的扩大产能。而从行业看: 中小动力电池厂家将被淘汰, 产能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靠拢。
先导智能的主要客户为国内一线锂电生产厂家,公司将充分受益于一线龙头锂电企业产能扩张的需求以及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提高的现实。
收购泰坦新动力,锂电设备产业链再进一步
公司此前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泰坦新动力100%股权。 泰坦新动力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能量回收型化成、分容、分选、自动化仓储物流、锂电池电芯及模组测试设备的专业厂家。泰坦新动力其设备主要用于分容、化成、分选和测试等锂电池生产的后端工序。先导智能其锂电设备主要包括全自动卷绕机、隔膜分切机、极片分切机、焊接卷绕一体机、电极叠片机、组装机、真空注液机等。其主要集中于锂电池生产的中端工序。
此次收购以后先导智能公司将形成覆盖锂电池生产中、后端设备的供应能力。这与公司致力于成为智能装备的领先制造商战略相一致。先导智能的主要客户为国内的一线锂电生产厂家。 泰坦新动力的客户主要为国内锂电池知名企业,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和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等。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泰坦新动力在手订单金额约 11.19 亿元。
收购泰坦新动力以后,两个公司有望在多方面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在客户渠道方面,先导智能凭借自身的优势有望助力泰坦新动力对下游客户的开发,提升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风险提示:股东减持、 锂电设备竞争加剧、 锂电池产能过剩
投资建议
不考虑收购。 公司 2017/2018 年销售收入为 17.26 亿元 25.90 亿元。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4.55 亿元、 6.79 亿元。 EPS 为 1.12 元、 1.67元。对应的 PE 为 34 倍、 23 倍。
考虑收购泰坦新动力,预计 2017、 2018 年 EPS:1.25 元、 1.80 元,对应 PE: 30 倍、 21 倍
我们强烈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47.6 元。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