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布2020 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1 亿元,同比下降0.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 亿元,同比增长42.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 亿元,同比增长39.51%。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9 亿元。
2020 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4 亿元,同比下降6.1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利润0.99 亿元,同比增长66.91%;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91 亿元,同比增长57.04%。
公司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公司2020 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23.79%,较上半年年毛利率水平提升1.45 个百分点,较2019 年毛利率提升3.19个百分点。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公司钛产品总销量14,0458.90 吨,同比下降19.17%;其他金属产品总销量47.23 吨,同比下降74.45%。但公司总收入仅下降0.13%,净利润同比增长43.04%,显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售价和毛利水平提高。此外,前三季度研发费用9684.58 万元,同比增长63.34%,显示公司对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公司拟募21 亿资金提升产能。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1 亿元。
主要用于:(1)高品质钛锭、管材、型材生产线建设项目(5.12 亿),(2)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带箔材建设项目(7.80 亿),(3)检测、检验中心及科研中试平台建设项目(2.14 亿),(4)补充流动资金(6.10亿)。项目建设期2-3 年,达产后预计将新增钛及钛合金锭总产能10,000吨、钛合金管材产能290 吨、钛合金型材产能100 吨,板材产能1,500吨/年、带材产能5,000 吨/年、箔材产能500 吨/年。
高端钛材需求前景乐观。目前我国钛材产能世界第一,但与先进国家在钛加工技术上仍有较大差距,10-15%的高端钛材需求无法生产,需依赖进口。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国将大力拓宽钛材应用范围,不断向行业高端市场迈进,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材料的研发应用,高端钛材将在国产大飞机、核电、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领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增长动力。随着航空航天、舰船、海洋、核电、化工等行业的发展,钛及钛合金材料向着大型化、高损伤容限、高可靠性、长寿命方向发展,伴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宽,高端装备用高性能钛及钛合金管材、型材、板材及带箔材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全面摊薄后的EPS 分别为0.74 元、0.86 元和1.09 元,按10 月26 日收盘价31.36 元计算,对应的PE 分别是49.2 倍、42.5 倍和33.2 倍,公司钛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品比例提高,带动毛利率水平提升,业绩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公司未来高端钛材产能有望继续扩大,下游需求存在较大国产替代的增长潜力,继续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