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报,2020H1 实现营业收入201.41 亿元,同比增长42.73%,归母净利润41.16 亿元,同比增长104.83%,扣非归母净利润38.94 亿元,同比增长95.06%,业绩超行业预期。
投资摘要:
组件销量超预期,国内市场需求坚挺。2020H1 公司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24.14亿元,同比增长49.15%,毛利率13.71%,同比提升0.9 pct。组件产量8GW,同比增长124.59%,对外销售6.58GW,同比增长106.04%。上半年组件海外销量占比有所下降,国内市场需求相对旺盛。上半年组件价格连续下跌,跌幅15%左右,8 月高功率组件价格小幅回升,而近期电池片价格出现小幅回落,拉开盈利空间。同时双面双玻组件占比提升速度超市场预期,双面组件价格高出单面组件2~3 分/W,盈利能力更加突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预计下半年海外装机需求将有所增加,国内上半年光伏装机11.5GW,与去年基本持平,2020 年竞价名单总规模26GW,预计国内全年装机接近40GW,公司全年组件海内外总出货有望达到20GW,同比增长160%,业绩继续大幅提升。
硅片大尺寸产能切换顺利,盈利水平提升。2020H1 公司单晶硅片业务实现营收110.18 亿元,同比增长33.75%,毛利率34.8%,同比提升2.8 pct。单晶硅片对外销售 24.69 亿片,同比增长 14.98%,外销比例有所下降。公司已按计划完成M6 硅片产能切换,逐步推进M10 产能改造,预计M6 仍将在未来1~2 年内占据主流市场份额,2021 年M10 占比将显著提升,预计将达到30%以上。上半年疫情影响下装机需求低迷,硅片价格降幅达28%,下半年硅料供给收紧,全产业链价格上调,目前已基本恢复至年初水平,近期涨势止稳。疫情过后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升,伴随着下半年需求高峰的到来,公司硅片外销比例提高,实现量价齐升。
全产业链产能高速扩产,一体化程度提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单晶硅片产能55GW、组件产能25GW,相对2019 年底增长31%、79%。1)报告期内单晶硅片产线楚雄二期(10GW)、单晶硅棒产线保山二期(6GW)、丽江二期(6GW)全部投产,预计年内银川硅棒+切片产线(15GW)、银川硅棒+切片产线(10GW)、腾冲硅棒产线(10GW)将陆续投产。2)电池片重磅扩产,自供比例提高,报告期内宁夏产线达产(5GW),西安航天基地(7.5GW)、泾渭新城(5GW)7 月开始投产、马来西亚古晋(1.25GW)预计年内投产。3)组件产线建设进度超预期,报告期内泰州二期(5GW)、咸阳(5GW)部分投产,滁州二期(5GW)全部投产,嘉兴(5GW)规划2020Q4 开始投产。6 月30 日全资收购宁波宜则,完成后将新增越南地区电池产能约3GW,组件产能约7GW。预计2020 年新增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22GW、15GW、16GW,年底将建成总产能达75GW、25GW、30GW 以上。
三费明显改善,出货结构影响现金流表现。2020H1 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5.18%,同比下降3.49 pct,主要体现在销售费用率(1.64%,同比下降2.23pct)、财务费用率(-0.3%,同比下降1.43 pct)下降,同时管理费用率(3.83%,同比增长0.18 pct)、研发费用率(0.92%,同比增长0.1 pct)出现上升。2020H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3.39 亿元,同比下降86.03%,主要原因在于报告期内海外销售占比下滑,国内票据支付结算不计入现金流,同时存货增加(85.6 亿元,yoy+54.7%)对资金造成占用,预计现金流下半年将显著改善。
投资策略:公司是国内单晶硅片龙头企业,硅片、组件业绩稳步提升,产能快速扩展,保障高出货水平,并积极打造上下游相配合的产业链布局,稳固行业龙头地位。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0.2 亿元、769.2亿元和92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2.5 亿元、107.3 亿元和136.1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2 元、2.8 元和3.6 元,对应PE 分别为27.7、21.3、16.8 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硅料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内光伏装机不及预期、海外疫情走势波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