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0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2.78 亿元,同比增长16.63%;净利润8779.78 万元,同比增长35.33%。
毛利率大幅提升,一季报业绩超预期:
公司Q1 业绩端同比增长35.33%,再超市场预期。细分来看,Q1 实现毛利率28.64%,同比上升2.29pct,可见2019Q2\Q3 的提价效应开始显现,以及面对疫情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转向毛利率更高的C 端产品。期间费用率19.27%,同比增长2.1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3.7%,同比下降0.35pct,主因疫情下消费大幅增长公司渠道促销及市场投入有所减少;管理费用率5.44%,同比增长2.78pct,主要系摊销股权激励费用及应付职工薪酬增加所致。毛利率提升及政府补助款增长带动净利率同增0.95pct 至6.87%,若还原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实际净利率将更高。
疫情之下顺势推进C 端产品,各品类协同发展:
疫情背景下公司积极应对,顺势推进C 端产品,收入量价齐升。公司按照“主食发力、均衡发展”思路,各品类协同发展补齐短板,面米制品/肉制品/鱼糜制品/菜肴制品分别同比增长11.28%/16.53%/21.06%/17.26%,疫情之下公司加快C 端新品锁鲜装生产销售,增速表现良好;面米制品受限产能约束增长有限,未来随着无锡新厂投产,有望持续发力。此外,由于公司出售材料收入大幅缩减,其他类产品营收同比减少77.29%。公司同时坚持“高质中高价”的定价策略与大单品战略,提升产品性价比,蛋饺、撒尿牛丸、千夜豆腐等持续放量,多样化产品研发与差异化市场竞争使得公司稳居速冻食品龙头。
BC 双向发力,电商渠道大幅增长:
公司渠道战略微调为“BC 兼顾、双轮驱动”,稳B 端、强C 端,加大商超、生鲜门店、社区团购、电商平台的渠道开发,加大拥有BC 端渠道的经销商资源开发。经销商/ 商超/ 特通/ 电商渠道分别增长15.82%/17.86%/14.08%/114.60%,其中电商渠道表现亮眼,主要是由于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京东自营、每日优鲜和天猫旗舰店三个平台的销售大幅增长。公司持续加大经销商开发力度,2020Q1 经销商数量达734 家,新增55 家。分区域看,成熟市场华东地区贡献营收7.14 万元,(+18.57%),基数较小的新市场西北/西南地区分别增长38.55%/29.46%,其余地区增速均超过10%。
疫情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疫情影响之下家庭消费增多,速冻食品C 端受益,公司以此为契机加快打通商超渠道与电商渠道,C 端有望进一步拓展。而公司B 端客户主要是小B 端,相对恢复较早,整体影响可控。目前全国逐步复工复产,B 端餐饮陆续复苏,且此次危机加速行业洗牌速度,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公司作为龙头有望持续受益,充分享受4 万亿餐饮市场红利。
财务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12/5.54/7.10 亿元,同比增长10.5%/34.4%/28%,对应的EPS 为1.74/2.34/3.00 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的PE 为54.3/40.4/31.6 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