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与乘用车业务双驱动,银轮再上新台阶。受益于重卡与工程机械周期复苏以及自主乘用车的高增长,公司2016年营收31.2亿(+15%),净利润2.57亿元(+28%),符合我们预期。(1)分季度来看:2016Q1-Q4,营收分别为6.7亿(+0.2%)、7.7亿(+2.6%)、7.6亿(+21%)和9.2亿(+37%),净利润分别为0.6亿(+10.5%)、0.6亿(+15.4%)、0.6亿(+63%)和0.8亿(+33%),下半年高增速源于年底车市的火爆以及重卡的爆发。(2)业务结构看:热交换器占78%,尾气处理占7.6%,空调占8.6%,其他业务占5.9%(包括贸易、新能源热管理等)。(3)毛利率28.86%,相比15年的26.75%有较大提升,主要由于:1)商用车景气度回升,产能利用率提升;2)收入结构变化,乘用车模块化供货,单车价值量提升。公司预计2017年实现营收37-40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母净利润3.0-3.5亿元(同比增长17%-37%)。
热交换器:传统业务新增弹性,2017年增速不减。16年热交换器收入24亿(+26%),营收占比78%;公司油冷器和中冷器在国内市占率分别达到50%和30%。从配套领域看,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约为5:3:2。(1)重卡+工程机械:重卡延续高增长态势,2017Q1销量28.4万台(+93%);基建拉动工程机械强劲复苏,一季度增速超预期;重卡中一汽、东风、重汽、北汽福田等,发动机中康明斯、潍柴、玉柴、上柴等,工程机械中卡特、三一、徐工、柳工等均为公司客户。(2)乘用车:自主渗透率提升;单车价值量提升;中冷器装机量提升。长期益于零部件国产化及自主品牌崛起。已配套车企:福特、长城、吉利、上汽、广汽、长安、奇瑞、通用等。
尾气处理17年装机或提速,新能源热管理享长期空间。(1)尾气处理:2017年7月重型柴油车、2018年1月轻型柴油车推国五排放标准,轻卡可选EGR+DPF路线/SCR路线,而重卡需加装SCR。理论上,若渗透率达60%/80%,则每年市场空间有33.6亿/44.8亿。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SCR技术的公司,也通过与皮尔博格合作(EGR)、收购德国普锐(DPF)、与佛吉亚合资(SCR)储备国六技术。(2)新能源热管理:已与比亚迪、广汽、吉利、江铃、奇瑞等合作,具有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17/18/19年营收38.7/46.2/50.9亿,净利润3.25/4.13/4.63亿,EPS0.45/0.57/0.64元,对应当前股价9.38元,PE为20.8/16.4/14.6倍。目前,汽车行业整体PE为23倍,其中零部件PE 31倍,中位数47倍,历史均值26.5倍。已公布年报的80家零部件公司中,PEG<1且PE<31的公司仅有9家,其中包括了银轮股份。考虑到公司商用车与乘用车业务持续增量、尾气处理与新能源热管理的新增长点;给予17年26.5倍PE,目标价12元(+27%),维持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乘用车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