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2017 年4 月28 日,公司公布2016 年报及2017 年一季报,2016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6 亿元,同比增长113.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0 亿元,同比增长45.63%,基本每股收益0.92 元,同比增长21.05%;2017 年1-3 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 亿元,同比减少10.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57.13 万元,同比增长39.3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9 元,同比增长28.57%。预计公司2017 年1-6 月实现净利润区间为[7500,9500]万元,净利润变动幅度为[-18.83%,2.82%]。
2016 年业绩表现卓越,2017 年有望更近一步。(1)2016 年,公司影视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92 亿元,同比增加72.64%,占2016 年营业收入比重为70.75%,毛利率为29.30%,同比下降19.38 个百分点;公司游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6 亿元,占2016 年营业收入比重为24.95%,毛利率为40.92%,同比下降4.20 个百分点;公司其他主营业务主要包括艺人经纪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两大类,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838.96 万元,占2016 年营业收入比例为4.30%,同比大增177.31%,毛利率为62.16%,同比下降17.82 个百分点。(2)公司坚持走精品化发展之路,持续量产头部稀缺内容。 2017 年,《特工皇妃》、《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回到明朝当王爷》等一批以“强IP+大卡司+大制作”为配备水准的网台联动头部剧将陆续播出,我们认为公司2017 年业绩有望更进一步。
深度挖掘泛娱乐产业的链条,追求IP 价值现最大化。公司积极搭建“内容+营销+渠道”的商业闭环,以粉丝经济为重要基石,努力创新内容制作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公司通过精品影视剧、知名艺人、品牌规划等提升核心关注度,积极形成粉丝产业链;另一方面,在公司现有精品IP 布局基础上,以IP 的全产业链开发为基础,以衍生品开发为契机,大力拓展核心粉丝消费人群,线上线下一体打通,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泛娱乐产业链。
公司借视频网站对优质内容及付费资源争夺机会,积极拓展网生内容。公司从精品IP 孵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团队组建等方面着力,建立项目研发、生产、营销滚动推进的工业化产品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障。快速拉升了整个网生内容的生产品质,推动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等新兴网生内容进入大制作时代。围绕精品IP 的全产业链开发,公司加强与爱奇艺、腾讯、乐视、PPTV 聚力等互联网平台的战略合作,从生产、营销、播出到衍生开发,全方位推进深度融合,助推平台进一步打通“会员付费”的新型盈利模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7/18/19 年实现营业收入21.78/25.43/29.3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29%/16.73%/1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36/5.50/6.5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20%/26.19%/18.46%,EPS 分别为1.39/1.75/2.07 元/股,给予公司2017 年35PE 估值,对应市值152 亿元,目标价格48.25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监管政策趋严,2、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