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材料到大生态,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全球生态平台。自2010年上市至今,公司实现了从新材料产业到全产业经营的战略升级。未来公司将打通新材料和应用两个高价值端,继续升级为大生态经营,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全球生态平台,形成高壁垒的竞争优势。
产能增长+产品结构调整+相关多元化业务扩张,助推业绩持续高速增长。(1)光学膜一期项目年产2 亿平米产能已达产,产品结构更多地转向高附加值光学膜,有效提升盈利水平。(2)光学膜二期项目1 亿平米产能在建,其中光学级薄型PET 基材、水汽阻隔膜、窗膜等产品已于2017 年初起陆续建成投产。水汽阻隔膜目前应用于OLED 和光伏领域,今年起开始逐步贡献;窗膜产能继续提升,公司首条世界最先进宽幅产线投产,增加1000万平米产能,在建筑、汽车等领域应用拓展;PET 基材的自产可降低公司光学膜的生产成本,增厚产品毛利。(3)裸眼3D 及大屏触控有望在年内迎来突破。(4)涂布材料未来横向延展+纵深挖掘,深耕精密涂布技术,专注差异化产品研发,积极布局新领域、新市场,未来年均增速40%以上。
公司在柔性电子、碳纤维等领域均有较大成长空间。(1)柔性电子领域,公司产品已经达到了弯折性能最苛刻的标准,完全可以实现在多行业多产品上的应用;石墨烯传感器等新兴产品研发已取得突破。(2)碳纤维领域,公司通过合资及参股方式与康德集团联手打造完整的汽车轻量化生态平台,预期未来有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6~2018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6.98 亿元、153.61 亿元、202.6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6 亿元、36.78 亿元、49.25 亿元,EPS 分别为0.77 元、1.04 元、1.40 元,目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26 倍、19 倍、14 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光学膜二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碳材料、裸眼3D、柔性电子等新领域应用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