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操作!本站广告均来自于外部链接,并非本站内容!
实控人相关方拟减持套现90亿 董事长要退休回美国养老?药明康德:不会的
发布时间: 2022-06-13 10:00
4
药明康德(603259)

  频繁的高层减持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近日,有网络传闻称,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将要转让现有股权并辞去职务,回美国退休养老。对此,药明康德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不会的。”

  6月13日上午,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A股跳空低开,随后迅速跌停,最终报收93.00元/股,跌9.56%;H股也大跌10.72%,收盘价为94.10港元/股。

  在药明康德的带动下,CXO板块整体大跌。数据显示,6月13日,港股CXO概念股整体大跌5.32%。数据显示,中证医药研发服务主题指数也整体下跌2.78%。

  市场对药明康德的股价表现并不意外。消息面上,6月10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告称,公司收到了相关股东一同发出的《减持计划书暨告知函》,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不超过90日期间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A股股份,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且大宗交易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

  以6月10日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的股份总价值超过91亿元。

  药明康德的实际控制人为李革、赵宁、张朝晖、刘晓钟,而上述实控人控制的股东主体多达18家,与实控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包含3家主体,共计持有药明康德A股约7.36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4.8949%。

  “如公司发布的公告所示,股东基于自身的资金需求选择小比例处置公司股票,做到了充分公告,实际上减持的发生不会早于公司发布半年报的日期。”针对此次减持行为,药明康德方面对时代财经回应称。

  就在一个月前,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因违规减持而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并处以2亿元的罚款。数据显示,近一年来,药明康德有44条重要股东买卖记录,无一为增持,全部为减持记录。

  频繁的高层减持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近日,有网络传闻称,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将要转让现有股权并辞去职务,回美国退休养老。对此,药明康德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不会的。”

  左手增发,右手减持

  6月10日晚,药明康德的减持公告一经发布,股吧等平台便迅速涌入了愤怒的投资者。投资者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大约一个月前药明康德发布了H股增发公告;二是在宣布减持计划的数天前,药明康德发布了看好公司全年收入增速的公告。因此,有投资者质疑,药明康德发布利好消息,是为了给大股东减持铺路。

  “如此大手笔的减持,提前做了H股增发、业绩增长预告等系列重大利好铺垫,加上全国复工复产,市场信心和预期提升,减持时机已经成熟。”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时代财经分析称。

  就在宣布减持一个月前的5月16日,药明康德公告称,公司将发行不超过7843.4254万股新H股,发行规模大约为已发行H股股份数量的20%。如果按照当天的收盘价计算,融资规模可达到76.98亿港元。

  实际上,根据一季报披露的数据,药明康德目前的现金流相当充足。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药明康德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多达70.27亿元。

  药明康德在公告中表示,增发H股可以为公司提供额外资本,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全球产能及实力,增强公司作为全球赋能服务平台的行业领先地位,以及继续优化资本架构及利用部分募集资金净额偿还债务,透过去杠杆化降低财务成本。

  市场猜测,药明康德实控人相关方此次的“大手笔”减持是否为了参与H股增发?时代财经就此向药明康德方面求证,但药明康德方面并未正面回复该问题。

  药明康德的办公地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但从药明康德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及全年收入增长目标来看,上海疫情对药明康德的影响有限。

  根据6月6日发布的公告,截至公告日,药明康德在上海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2022年4月及5月期间,公司持续强化药明康德独特的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和生产)业务模式,同时积极配合落实上海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及时制定并高效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公司整体业绩目标的达成。公司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仍将实现此前公告的63-65%的增长,公司继续对2022年全年实现收入增长65-70%的目标充满信心。

  上述公告发布后,药明康德股价双双大涨,当天A、H股分别收涨9.20%、8.49%。

  “药明康德多年来在中国及全球多地布局,有效缓解了各地区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性影响。比如在今年3月,通过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高效执行,药明康德果断采取将项目在中国区内转移和跨国转移并举的方式,大大减轻上海地区面临的业务压力。”药明康德方面对时代财经表示。

  CXO大佬们为何“沉迷”减持?

  药明康德作为CXO行业的龙头,整个板块市值最高的企业,一举一动都受到大量关注。不过,药明康德并不是唯一一家“一直在减持路上”的CXO企业。

  6月13日盘后,昭衍新药(603127.SH)发布公告称,监事孙辉业、尹丽莉、李叶拟自本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即7月5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 1万股、1.1万股、1.3万股,合计减持不超过3.4万股不超过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0.01%。

  这已经是昭衍新药最近两个交易日以来,公布的第2份减持计划。

  几乎在药明康德公布实控人相关方减持计划的同一时间,6月10日盘后,昭衍新药也发布公告称,董事顾晓磊及其一致行动人顾美芳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228万股、653万股,不超过公司当前总股本的2.31%。

  按照6月10日收盘价计算,昭衍新药上述减持股份的总价值达到10.57亿元。虽然交易股份价值不及药明康德,但昭衍新药高管们减持的频率与药明康德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数据显示,仅5月12日至今的一个月内,昭衍新药就发生了32条重要股东买卖记录,其中仅有一条为增持记录,其余31条均为减持记录。仅昭衍新药董事长冯宇霞一人,在最近一个月内,就先后13次减持其持有的昭衍新药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昭衍新药上市时,四大实控人冯宇霞、周志文夫妇、顾晓磊、顾美芳分别持有28.55%、15.71%、8.8%、6.03%公司股份。截至目前,上述4人的持股比例已经分别降至22.35%、12.05%、4.84%、3.63%。

  作为旱涝保收的“卖水人”,CXO是目前医药行业里难得的可以保持高速增长的细分赛道。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84.74亿元,同比增长71.18%,扣非净利润17.14亿元,同比增长106.52%;昭衍新药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34.82%,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66.65%。

  业绩一路高歌猛进,管理层却为何“沉迷”减持?“其实如果把大股东当作普通人就可以理解了,在现实利益面前,人的第一想法是套现,所以解禁之后,高管选择减持套现,而不是考虑股价问题。”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对时代财经表示。

  龚涛认为,海外的生产成本较高,国内具有生产成本优势,并且随着医药行业分工精细化程度提升,国内CXO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小。目前国内CXO企业的估值不算很高,但也不低,受高管减持套现等消息的影响,出现非理性的下跌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要理性去看待这个事情,不要简单地认为下跌就一定是不好,上涨就一定很好,要理性分析未来方向。”龚涛对时代财经说。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

明日大盘网——股市最新消息,金融资讯栏目,提供最权威的明日大盘行情查询分析,最新股市在线行情,今日大盘在线行情,个股分析,股票经验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总篇数
113583
点击量
62781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