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市场在担心汾酒两个核心问题:产品结构难以升级以及估值比较贵。透过汾酒的发展史以及公司现有的一些变化我们得出:(1)公司内外兼修,产品总体进入量价齐升的阶段,高档酒系列的收入有望在近2-3 年超过历史峰值水平,产品结构不断走高,业绩也有望持续超预期。(2)近1-2 年汾酒的合理估值有望继续保持在35 倍以上。维持“买入”评级,上调12 个月目标价至46.2 元。
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公司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我们认为,2014-2015 年因山西省受三公以及煤炭价格不断走低双重要素制约,汾酒总体毛利率不断走低,产品结构出现了降级,在当下消费升级的时代,公司产品未来2-3 年有望保持量价齐升的趋势。
(1)行业提价不断,次高端有望充分受益;白酒行业高端酒提价周期确立,茅台、五粮液等批价不断走高,以汾酒为代表的次高端产品紧随受益。渠道反馈上半年青花瓷系列产品实现了40%以上的增长,其中青花30 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全年有望实现6 亿以上的收入。我们认为茅五泸高档酒的收入水平逐步恢复甚至超过2012 年峰值水平,汾酒作为清香老大,公司高档酒系列(终端价300 以上)的收入也有望在近2-3 年超过历史峰值水平。
(2)煤炭价格再次走高,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改善,汾酒动销有望持续超预期。山西省煤炭行业的收入占GDP 比重超过一半,从动力煤(Q5500,山西产)的价格来看,去年四季度上涨一波;今年6 月份初动力煤市场价格为565 元/吨,到现在,动力煤价格上涨至605 元/吨。从企业的盈利来看,去年1-2、3、4、5 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依次是-9.3、17、2.1、25 亿元,而今年同期利润分别是438、271、280、245 亿元,企业盈利大幅改善。
随着公司内部改革的逐步展开,业绩加速增长值得期待。在签署目标责任书后,公司内部人员的压力逐步变为动力;同时公司内部机制改善逐步显现,销售公司层面集体解聘副处级领导,改为组阁聘用制,人事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启,同时销售人员工资和奖金出现了大幅的提高,工作积极性显着增强;我们认为后续存在进一步推出股权相关的激励措施的可能。
此轮周期公司调整节奏慢一年,公司股价有望加速成长。从最新一轮调整修复可以看出,茅台、古井、老窖等在2014 年业绩见底,2015 年下半年之后收入出现加速成长,而汾酒收入实现加速成长则在2016 年下半年,节奏较大多企业慢一年的时间;从股价来看,茅台、古井等股价在 2014年初见底,而汾酒则在 2014 年 6 月底见底。目前茅台、古井等公司市值屡创新高,汾酒市值有望在龙头的提振下加速向上修复。
估值与空间探讨。( 1)我们认为, 每家白酒企业的估值体系是独立的, 公司估值理应达到 35 倍。 因每家企业的产品结构、业绩增速以及增长的质量、净利润率水平、地位等要素的不同, 估值体系应该独立的,纵向比较更有价值。目前茅五洋泸四家酒企估值水平已明显超过近三年年度均值的高点,而汾酒和古井贡酒当下的估值水平略高于去年,考虑到汾酒未来 2-3 年业绩加速增长的确定性和弹性,我们认为汾酒估值理应明显超过 35倍。 以 PEG 来估值,我们认为汾酒未来 2 年业绩的复合增速可以达到 35%以上,因此给予 18 年 35 倍的估值比较合理;( 2) 公司市值有望达到2012 年峰值水平。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业绩加速增长的逐步兑现,公司股价有望修复到历史峰值水平。
投资建议: 上调 12 个月目标价至 46.2 元,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017-2019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57.9、 76.4、 92.8 亿元,同比增长 31.48%、 31.91%、 21.45%;实现净利润 7.93、 11.47、 15.69 亿元;同比增长 31.12%、 44.52%、 36.80%;对应 EPS 为 0.92、 1.32、 1.81 元。 上调 12 个月目标价至 46.2 元,对应 2018 年 35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限制三公消费力度加大、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食品品质事故。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