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 2017 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352.01 亿元,同比+90.3%;归母净利 11.03 亿元,同比+51.7%; EPS 0.29 元/股; 公司预计 2017 年 1-9 月归母净利 14~16 亿元,同比增长 14%~30%。
投资要点
半年报符合预期, 三季度 PTA 大幅改善: 报告期内营收增长来自中金开工率提升及 PTA 贸易业务大幅增长; 业绩增长来自中金开工率提升、长丝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和套期保值收益增加; 综合毛利率 6.1%, 同比下降 4pcts,系低毛利率贸易业务比例大幅提高所致, 整体业绩符合预期。分业务看:芳烃营收 88.3 亿, 同比增长 121%, 系产品价格和开工率提升所致, 中金石化实现净利 7.5 亿, 同比增长 10%, 毛利率 16.8%, 同比下降 13.1pcts。 上半年中金盈利前高后低, Q2 芳烃盈利低于预期, 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产品均价高于去年同期, 但 Q1 高 Q2 低, 对二甲苯-石脑油和对二甲苯-燃料油价差 Q2 环比有一定收窄(分别下降 20 美元和 60 美元), 库存和毛利率受到影响;二是高毛利率的对二甲苯营收占比下降, 16H1 营收 40亿, 根据价格和产量测算对二甲苯营收占比约 70%,而 17H1 营收 88.3 亿,占比下降至约 54%; 三是中金石化的期间费用(以毛利减营业利润估算)6.2 亿较同期增长 100%, 主要系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从单月毛利额来看, 今年月均毛利额 2.5 亿元,去年同期 3 亿元,基本在合理波动范围之内。
PTA 营收 189.4 亿元, 同比增长 108%, 我们预计系逸盛大化主体与套保相关的 PTA 贸易量大幅提升所致,毛利率 1.28%, 下降 3.4pcts, 系低毛利率贸易比例提升所致, 从三个工厂单体报表来看, 大连亏损 4,191 万,宁波盈利1.72 亿,海南盈利 6,121 万, 报告期内盈利能力与去年同期比无显着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7 月以来 PTA 价差扩大 200-300 元/吨, 预计三季度 PTA 业务环比有较大改善。 长丝营收 31.76 亿,同比+13%, 毛利率 11%, 同比+3pcts,盈利较同期提升。 管理费用增长 64%,系中金研发费用增长所致; 财务费用降低 28%,系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 1.66 亿,其中套期保值收益 1.17 亿; 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可能系消费税占款所致。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业绩为 3~5 亿, 指引偏低, 我们预计是考虑了未来中金石化的检修计划。? 浙石化项目将成为中国炼化标杆: 公司拟增发不超过 60 亿元,控股股东认购不超过 6 亿元,用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 浙石化是国内第一个按照 4,000 万吨/年炼油一次性统筹规划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公司持有 51%股权, 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 全球第三大炼厂。目前一期 2,000 万吨炼油、 520 万吨芳烃、 140 万吨乙烯正在建设中。项目采用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延迟焦化重油处理方案,流程配置投资经济性好、充分考虑低油价现状,做到物料吃干榨尽,乙烯、丙烯全部深加工成下游化工品,规模和一体化程度居世界领先水平,几乎可以肯定浙石化将成为中国炼化企业的标杆。 项目最大限度生产芳烃、烯烃及下游深加工产品, 压缩成品油生产规模, 投产后将大幅降低国内芳烃供给缺口, 同时带动公司进入苯乙烯、 聚碳酸酯、聚烯烃等下游深加工领域, 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升级。项目环评测算一期投产后税后利润 97 亿元。对比国营炼厂,考虑到项目在规模、流程、成品结构和成本上的优势,我们认为实际效益大概率超过该测算水平。
还应重视宁波中金基地的发展潜力: 现有宁波基地成长空间也不容小视,中金石化具备依靠内生增长实现扩产的能力,从公开的环评文件来看, 二期已在规划之中。 此外, 宁波是国家规划的七大 6,000 万吨石化基地之一, 尚有 2,000 万吨的富裕配额,中金石化是当地除镇海炼化外最有可能切入炼油领域的企业。 舟山浙石化和宁波中金仅相距 40 公里, 两大基地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提高物料利用率, 提升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暂不考虑增发和浙石化利润贡献, 预计公司 17~19 年归母净利润为 23.18、29.62 和 38.17 亿元, EPS 为 0.61、 0.78 和 1.00 元, 对应 PE 为 17X、 13X 和10X,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看点不只是浙石化, 宁波中金基地同样有较大发展潜力,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浙石化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