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3 亿元,同比+69%;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6 亿元,同比+50%。三季度焦炭价格延续上涨,贡献主要业绩增量;受煤价大幅上涨影响,烯烃价差收窄,2021Q3 公司单季利润率同、环比下滑。公司作为国内煤基新材料龙头,烯烃、焦炭扩产项目以及“绿氢”布局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0/80/150 亿元,维持目标价27 元及“买入”评级。
三季度煤价上涨压低盈利,焦炭仍为业绩主要增量。2021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 亿元,同比+43%;收入增长中焦炭贡献54%,聚乙烯贡献17%;实现归母净利润53 亿元,同比+69%。对应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7 亿元,同比+52%,环比+4%;实现归母净利润16 亿元,同比+50%,环比-21%。三季度由于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公司成本端承压;单季毛利率42.7%,同比-4.8pcts,环比-9.0pcts;单季净利率27.7%,同比-0.4pct,环比-8.9pcts。
三季度焦炭价格高增,烯烃利润受挤压。三季度公司实现聚乙烯销量17.19 万吨,同比+9.5%,环比-3.3%;单季销售均价7235 元/吨,同比+11.6%,环比持平。实现聚丙烯销量16.65 万吨,同比+14.3%,环比+21.8%;单季销售均价7591 元/吨,同比+8.5%,环比-1.0%。实现焦炭销量105.46 万吨,同比-3.5%,环比-16.3%;单季销售均价2238 元/吨,同比+95.2%,环比+34.1%。我们判断前三季度公司烯烃-原煤价差同比-1.0%,焦炭-外购精煤价差同比+65.9%。
看好新项目落地渐行渐近,公司长期成长可期。公司规划多个产能扩张项目:
其中公司预计300 万吨煤焦化多联产项目将于2021 年底投产;宁东三期50 万吨C2-C5 制烯烃及50 万吨CTO 项目已于2020 年9 月开工建设,公司预计于2022 年下半年至2023 年陆续投产;宁东四期50 万吨CTO 项目规划已公示。
此外内蒙古400 万吨CTO 项目正在等待环评审评,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出台,我们看好符合《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要求的内蒙古项目逐步落地。我们测算新项目全部投产后公司净利润中枢有望突破200 亿元。
打造“绿氢”示范项目,树立碳中和标杆。2019 年公司启动200MW 光伏发电及2 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目前已有10 台装置投入生产。公司预计项目投产后年产氢气1.6 亿标方,全部补入煤化工装置有望减少碳排放量24万吨。我们测算在目前成本下,公司使用“绿氢”生产烯烃已实现盈亏平衡,预计未来随着利用率提升以及技术成熟化,“绿氢”项目将实现正收益。示范项目的落地向行业证明了“绿氢”的经济可行性,为产业树立“碳中和”标杆。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新项目建设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自有煤矿生产经营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煤基新材料龙头,煤炭资源禀赋、一体化联产、低成本投资构筑核心成本优势,看好公司烯烃、焦炭扩产项目以及“绿氢”布局打开成长空间。维持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70/80/150 亿元,对应2021-2023 年EPS 预测分别为0.96/1.09/2.05 元。维持目标市值2000 亿元、目标价27 元(对应2022 年25xPE,参考行业估值水平同时考虑公司长期成长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