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 月17 日,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与2020 年相比,公司2021 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将增加约1.75 亿元到2.05 亿元(即2021 年归母净利润区间在3.5 亿元到3.8 亿元),同比增加约99.72%到116.81%。从四季度单季来看,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区间在7600 万元至1.06 亿元。
经营分析
公司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公司绝缘材料业务受益于下游新能源、特高压输电、发电设备、轨道交通等行业市场化建设,经营有所改善;光学膜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并购整合胜通光科光学膜产线,此外,江苏东材3 号线调试试车,公司光学膜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电子材料方面,公司电子树脂持续技改,电子树脂产能增加。在光学膜材料和电子材料国产化进程明显加速的背景下,公司新材料业务持续放量。
光学基膜、电子树脂产能扩张,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光学基膜方面,伴随着江苏东材3 号线投料试车,公司光学聚酯基膜产线达到5 条,合计产能约10 万吨,公司未来规划20 万吨膜材料项目,通过子公司江苏东材和全资孙公司四川膜材建设MLCC 离型膜基膜、高端抗蚀干膜基膜、偏光片用离型膜基膜等高性能薄膜;此外,公司拟建设年产1 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向下游逐步延伸。电子树脂方面,公司5200 吨高频高速树脂和6 万吨环氧树脂项目将在2022 年逐步达产。此外,公司的东润项目规划年产16 万吨高性能酚醛树脂及甲醛项目,主要用于电子封装、高端复合材料和胶黏剂领域。伴随着上述项目的放量,公司电子树脂业务将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修正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0(-10%)、5.74(-1.7%)和7.84(+0.1%)亿元(2021-2023 年前值分别为4、5.84 和7.83亿元);EPS 分别为0.40、0.64 和0.87 元,对应PE 分别为40.7X、25.5X和18.7X。维持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子树脂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电子树脂放量节奏不及预期;光学膜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竞争格局恶化。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