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1 年营业收入31.1 亿元,同比增长36.7%;毛利为13.4 亿元,同比增长56.0%;归母净利润为9.5-10.3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8-3.3 亿元,同比增长11-13 倍。
投资要点
公司在半导体刻蚀设备领域处世界先进水平
公司2021 年刻蚀设备收入20.0 亿元,同比增长55.4%,毛利率为44.4%。公司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下游客户包括全球晶圆代工绝对龙头台积电、存储器龙头海力士以及国内后起之秀长江存储等企业。公司在逻辑集成电路领域已开发出小于5nm 刻蚀设备用于关键加工,并已获得批量订单,并正开发更先进的大马士革等工艺;3DNAND 领域,公司电容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可应用于64 及128 层量产,并正开发新一代涵盖128 层以上工艺的极高深宽比的刻蚀设备和工艺。公司在刻蚀设备领域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将显著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进口替代。
新签订单高增,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我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需求地区严重依赖进口,不仅影响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更对我国信息产业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半导体制造国产化势必带动设备国产化,国产设备进口替代趋势明显,替代空间巨大。下一个十年是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时代。电动化与智能化汽车需要可观的传感器,而智能座舱、车车通信、车路协同、电子技术替代机械技术等将显著拉动半导体需求。在庞大的市场空间而较低的国产化率背景下,自主可控推动国产半导体领域的进口替代。受益于此,公司2021 年新签订单41.3 亿元,同比增长90.5%;而公司2021 年综合毛利率达43.1%,同比增长5.38pct。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预计一方面由于公司高毛利率刻蚀设备的收入占比提升,另一方面受益于公司收入增长规模效应。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1-2023 年收入分别为31.1、43.5、61.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1、13.8、18.5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72、53、40 倍,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设备的刻蚀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公司MOCVD 设备在miniLED 领域的逐步放量,叠加公司致力于打造平台型公司,将逐步成长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半导体设备公司,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半导体设备行业研发投入巨大,存在研发失败或产品推向市场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风险;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进程减缓风险;募投项目进度不达预期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