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公司公告扩产硅基负极材料,有望进一步满足下游客户对高续航里程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公司在负极行业领先地位,助力公司业绩新增长极。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 告拟投资50 亿在深圳光明区建设年产4 万吨硅基负极项目,一期1.5 万吨预计23 年底投产,余下规划于28 年前投产。
维持“增持”评级。基于公司硅基在内的负极材料产能扩张加速及新能源车需求持续,上调公司盈利预测,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14.61、26.16(+5.07)、34.50(+7.00)亿元,上调2021-2023 年EPS 为3.01、5.39(+1.05)、7.11 元(+1.45),维持公司目标价为189.35 元。
高续航里程需求推动,硅负极产业化进程加速。硅基负极因其高能量密度成为解决高续航里程的材料之一,但由于高膨胀性、生产工艺难度大等原因行业渗透率仍低。GGII 数据显示,20 年中国硅碳负极出货量约0.9 万吨,占比负极材料出货量2%。21 年以来随着特斯拉、蔚来、上汽和广汽等车企先后提及硅负极应用需求明显增加,我们预计在行业技术改进、规模效应和车企加速导入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下,22 年开始硅基负极渗透率将有望迅速提升。
硅基材料具备卡位优势,产能扩张承接下游需求。21 年公司硅基产能约0.3 万吨,预计22 年产能有望进一步增长。公司从06 年开始研发硅碳负极材料,主导制定首个硅炭负极领域国家标准,14 年即通过三星验证并批量松下等客户,出货量和技术储备皆国内领先。我们预计公司硅基产能扩张将有效承接下游需求,同时石墨负极产能加速落地和连续石墨化工艺探索将有望强化公司在负极领域的竞争优势。
风险提示:新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石墨化价格波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