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
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长来自于壁垒原料药全球市占率提升,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随着产能释放、国内集采推进,公司利润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投资要点
业绩表现:持续高增长,净利润率边际提升
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快报,2021 年收入2.59 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2.44 亿元,同比增长43.5%;归母净利润率23.2%,同比提升1.6pct。分季度看,2021Q4 收入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我们认为,公司2021 年的业绩表现符合我们自己的预期。
增长驱动:期待国内集采新增量
净利润率边际提升,产能逐步释放。我们认为,2021Q4 公司在产能受限、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单季度净利润仍保持较高增速,可以从侧面体现公司原料药品种的全球竞争力,我们看好公司主要芬净类品种全球市占率提升和恩替卡韦等品种在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提升空间。此外,我们关注到公司2021 年末总资产较期初增长62.45%,公告称“主要系本年度在建工程大幅增加所致”。我们关注到公司2020 年来加大了制剂、原料药的产能投资,看好2022 年公司新产能逐步投放下国内外制剂、原料药销售天花板提升。
期待2022 年集采下国内原料药和制剂新增量。根据2022 年2 月17 日上海阳光药品采购网公告,2 月18 日起将开展第七批全国药品集采信息填报,其中涉及博瑞医药原料药及制剂的品种包括奥司他韦口服常释剂型(奥司他韦胶囊2021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5493 万元)、磺达肝癸钠注射剂(2021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1.96 元)、米卡芬净注射剂(2021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2.14 亿元)等。我们看好公司基于原料药优势,拓展国内仿制药和原料药销售的增量利润,期待国内集采的新增量支撑。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0.59、0.81、1.09 元/股,2022 年2 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1 年49 倍PE、2022 年36 倍。我们认为,公司正在从依赖利基原料药放量,逐步过渡到国内外市场并行、大小品种兼顾,公司在高难度吸入类API 及制剂领域的技术、产能投资具有稀缺性,带量采购下国内制剂及原料药的业绩弹性有望超预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生产安全事故及质量风险;核心制剂品种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投入过大或项目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订单交付波动性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