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 营收与业绩快速增长,全年吨净利稳中有升。公司发布2021 年度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收195 亿元,同增45%,较Q1-3 提速4 个pct;实现归母净利润11.6 亿元,同增45%,符合预期;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 亿元,同增39%。其中Q1/Q2/Q3/Q4 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3/49/52/61 亿元,同增139%/34%/16%/56%,在Q4 钢价走势趋于平稳背景下,钢结构行业需求环比Q3 有所回升,驱动公司Q4 营收明显提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3.2/3.2/3.3 亿元,同增339%/116%/3%/12%,考虑到2020Q4 公司冲回了1 亿的减值损失,我们判断2021Q4 计提或冲回数额较小,因此剔除减值因素后公司Q4 实际业绩增速较高(测算可超50%,与收入增速基本匹配)。产量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钢结构产量339 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Q1/Q2/Q3/Q4 产量分别为69/86/88/96 万吨,Q4 生产实现单季度“日产万吨”,产能释放持续顺利。吨净利润方面,2021 年以产量计算扣非后的吨净利约249 元,相比2019/2020 的吨净利244/243 元小幅提升,在去年钢价大幅波动、行业经营环境较为困难背景下,公司订单、收入、业绩均仍实现快速增长,吨净利稳中有升,彰显龙头较强经营韧性。后续随着钢价趋稳、行业产能出清、公司产能持续建设与释放,公司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
与涡阳政府再签扩产协议,中期产量扩张空间持续提升。近期公司与涡阳县政府再签《鸿路智能装配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拟投10 亿元扩产,拟用地面积360 亩(24 万平米),产能扩张再下一城。根据公司公告,2016 年至今公司累计竞拍工业土地555 万平米,已签协议尚未竞拍土地62 万平米,合计617 万平米用于建设钢构生产基地。假设其中75%用于钢结构厂房建设,则公司土地资源可合计建设生产面积约463 万平米(对应年产能463万吨)。根据公司目前成熟老厂的产能利用率情况,我们预计2016 年后新增产能的利用率未来有望爬坡至140%,对应潜在年产量约648 万吨,加上2016 年前成熟产能对应的年产量70 万吨,则公司潜在总年产量约718 万吨,中期产量扩张空间仍大。后续随着钢价趋稳、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与钢结构产量扩张形成良性循环,促公司步入量价齐升新阶段。
住建部继续力推装配式发展,钢构制造龙头有望持续受益行业成长。近期国新办发布会上,住建部表示要继续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立以标准部品部件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体系,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强调力争到2025 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钢结构是当前阶段推动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行业需求中长期有望持续较快增长。公司作为钢构制造龙头,通过持续完善精细化管控体系,不断拓宽业务成长边界、强化规模成本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行业需求放量,展现优异成长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4.5/18.2亿元,同增45%/25%/25%(2020-2023 年CAGR 为32%),EPS 分别为2.21/2.77/3.47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21/17/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及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风险,钢材价格波动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