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全年收入和业绩均实现高增长。2021 年全年实现营收101.67 亿元(+65.65%),归母净利润7.61 亿元(+38.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4 亿元(+53.12%)。其中四季度单季营收27.98 亿元(+71.98%),归母净利润-0.41 亿元(-163.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3 亿元(-569.97%)。全年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因为内部改革成效显著,各业务实现全面复苏和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因为毛利率从2020 年的23.77%下降至17.04%(下降6.73pct.),在上游原材料涨价背景下毛利率受压制,同时公司新增小基站业务拉低综合毛利率。
2022 年第一季度公司预告业绩实现高速增长,略超市场预期。公司2022 年第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2.3 亿元( 同比增长75.88%-102.2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2-2.12 亿元(同比增长83.95%-114.27%)。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来自公司所聚焦赛道的市场主体业务大幅增长,尤其是小基站业务(从2021 年第二季度开始贡献收入)和PTC 加热组件、传感器需求高速增长,同时,公司的智能制造业务中激光装备、智能产线订单增长较快。
四大业务全面增长。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是公司第一大营收贡献主体,收入大幅增长103.4%,主要因为2021 年智能终端业务中Joinsite 系列无线小站产品大批量发货,收入规模同比增长670%。智能制造业务中,智能装备业务和精密系统事业群业务竞争力提升,收入增长均超过30%。感知业务中PTC 传感器业务增长亮眼,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和公司在国内主机厂的份额提升,同时空调温度传感器份额大幅提升;激光全息防伪业务稳步增长。
展望2022 年,主业有望持续高增长态势。公司将持续受益于5G 小基站的持续规模部署、新能源汽车PTC 加热器需求的持续高增长以及公司在智能制造业务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收入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在原材料供应缓解背景下,叠加公司规模效应显现,整体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制造业务订单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看好激励机制改革对公司内部带来的新活力,以及公司业务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趋势。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公司收入为137/178/217 亿元,同比增速35.0/29.9/21.8% , 归母净利润9.2/11.7/14.3 亿元, 同比增速21.0/26.5/22.5%;对应动态PE=23/19/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