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季度业绩符合预期。1 季度营收7.36 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润0.92 亿元,同比下降24.7%;扣非归母净利0.85 亿元,同比下降23.3%。据公司公告,1季度利润端同比下降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毛利减少,以及预研项目及新定点项目的研发投入增加。
毛利率承压,因研发投入加大费用率增加。1 季度毛利率33.4%,同比下降2.2 个百分点,预计系原材料涨价所致。1 季度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1.8 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2.9 个百分点,预计系新项目研发投入增加较多。1 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8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1 亿元,主要系本期回款减少。
在手项目丰富,新产品销售及定点持续推进。1 季度公司主要业务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车载电器与电子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68 亿元/1.62 亿元/1.45 亿元,同比-5.1%/-3.0%/ +18.1%。公司在手项目较多,在研项目转产稳步推进,2021 年公司获得新定点项目59 个,预计全生命周期销量约5500 万只;2022 年计划新品转产项目55 个,客户覆盖比亚迪、蔚来、小鹏、红旗、长安、潍柴、康明斯等。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新产品投入,AGS、USB、舱内智能光源、商用车国六排放系统等新品销量逐步增长, 2021 年上述新品销售额达4.15 亿元,较2020 年增长36.5%。新产品定点方面,公司基于底盘控制器的技术积累,逐步培育了DCC(自适应悬架控制器)、ASC(空气悬架控制器)等多个底盘域控相关产品,已获得比亚迪、小鹏、吉利等客户的超过10 个定点项目;AGS、USB 等产品与广汽丰田、捷豹路虎、一汽红旗等客户实现合作。随着新产品逐渐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公司销售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产品逐步向新能源领域渗透,持续提升单车配套价值。2021 年公司获得新能源车定点项目22 个,较2020 年增长约50%;2021 年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1.58 亿元,同比增长135.8%。公司加快与大众、小鹏、吉利、比亚迪等客户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配套产品范围、提升单车配套价值,目前单车最高销售额超过1300 元/车。随着AGS、智能光源及底盘控制器等产品的推广应用不断加深,公司单车配套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预测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1.33、1.71、2.17 元,可比公司为汽车电子及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可比公司22 年PE 平均估值38 倍,给予公司22 年3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50.54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照明控制业务配套量低于预期、电机控制业务低于预期、车载电器及电子业务低于预期、汽车芯片短缺持续。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