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盈利保持稳健增长,非息收入表现亮眼。公司发布21 年年报和22 年一季报:21 年、22Q1 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5.8%、12.0%,PPOP 同比分别增长17.9%、13.8%,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1%、13.1%,核心盈利指标增速均有所回落,但总体仍维持了双位数增长。从营收结构来看:(1)非息收入表现亮眼,21 年、22Q1 同比分别增长55.4%、24.9%,一方面得益于零售转型成效显著,在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持续强化财富管理业务等带动下,手续费净收入实现了较好增长,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波段操作增厚投资收益也对非息收入高增有一定贡献;(2)息差承压背景下,公司通过以量补价推动利息净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从支出结构看:(1)费用管控加强,21 年、22Q1 成本收入比同比均下行;(2)公司坚持审慎经营,拨备计提力度不减。
信贷配置力度加大,存款增长改善,预计年内息差下行压力不大。21 年息差2.40%,同比下降18bps;据我们测算,22Q1 较21 年继续下降,主要是受资产收益率下降较多拖累。具体来看:(1)资产配置向信贷倾斜,21 年末、22Q1 末,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7.3%、16.5%,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稳步提高;贷款结构方面,对公、零售均保持较大投放力度;据我们测算,22Q1 资产收益率环比有所下行,在资产结构优化的背景下,预计是受资产定价下行拖累。(2)负债端,存款增长改善,21 年末、22Q1 末,存款同比分别增长10.9%、13.5%,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稳定在70%左右,负债结构优化助力负债成本率下行。年内来看,资产负债结构仍有优化空间,预计息差下行压力不大。
资产质量趋势向好,拨备继续增厚。22Q1 末,不良率1.19%,继续保持低位运行;逾期60 天以上均已纳入不良;关注类贷款余额和占比环比基本持平;据我们测算,不良净生成率为1.09%,较21 年下降了约33bps。总的来看,在不良认定较为严格的基础上,资产质量趋势向好。
拨备方面,拨备覆盖率 301.0%,拨贷比 3.57%,均较上年末有所提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着眼湖南特色生态,挖掘区域经济潜力,本土化、轻型化、数字化、场景化的生态银行路径日趋清晰。零售业务坚持深耕下沉、数据驱动,对公业务坚持深耕本土、深耕产业。经营业绩总体稳健,资产质量趋势向好,拨备水平提高。预计22/23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1%/13.7%,EPS 分别为1.65/1.88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2/23 年PE 分别为4.5X/3.9X,对应22/23 年PB 分别为0.54X/0.48X。综合考虑公司近两年PB(LF)估值中枢和基本面情况,给予22 年PB 估值0.7X,合理价值9.53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2)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