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亮相,零售业务跑出加速度。中信银行“新零售”以财富管理为牵引,旨在打造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银行。具体发展路径上,(1)板块融合:调整零售组织架构,新设财富管理部,作为零售客户经营核心部门,加大一线理财经理等战略资源配置。(2)全行联动:以财富管理为交汇点,各项业务相辅相成,打造“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
价值循环链。(3)集团协同: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产业全覆盖”
的独特优势,以协同助力业绩提升和价值循环链建设。(4)外部联结:
共建开放生态,银基合作财富开放平台“幸福号”效能逐步释放。未来,零售业务将作为中信银行的第一战略,并计划在2-3 年内实现营收占比超过50%,总体规模和经营能力争取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
资产质量“去包袱”卓有成效。2021 年不良贷款实现近11 年以来首次额率“双降”。过去不良率高企主因对公贷款集中度过高,尤其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在经济增速换挡及去杠杆背景下往往大额风险易发。目前,两大行业贷款占比、不良率均大幅压降,信贷结构优化,资源逐步向其他低风险行业、零售业务倾斜。近年来,中信银行纵深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清旧”、“控新”双管齐下,不良认定加速、不良化解增强、不良生成放缓,资产质量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资产质量继续改善,“新零售”战略效能释放,ROE 具备继续回升的潜能。(1)资负两端发力,息差改善。目前息差偏弱主因个贷占比和收益率偏低(个贷近50%为住房按揭),未来信贷结构加速向零售倾斜,收益率与同业差距有望缩小。全行联动和集团协同为客户经营能力保驾护航,存款沉淀具备良好条件,负债成本优势有望延续。(2)中收持续高增。大财富管理收入是目前中收增长主要贡献,“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价值循环链打通后也将是长期动力来源,此外,银行卡、咨询顾问等业务也具备比较优势。(3)信用成本回落。当前资产质量趋势向好,减值损失计提逐步回归常态化,业绩进入释放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发展战略路线清晰,资产质量拐点已现,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2021 年拟分红比例高达28.08%,连续三年提升,高分红,低估值,配置价值提升。预计中信银行22/23 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1.2%/10.1%,EPS 为1.20/1.33 元/股,BVPS 为11.34/12.39元/股,最新A 股收盘价对应22/23 年PB 为0.44X/0.40X。给予A 股22 年PB 估值0.55X,对应合理价值6.24 元/股,按照当前AH 溢价比例,H 股合理价值4.99 港币/股(采用的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为0.8446),均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对公、零售风险暴露超预期,资产质量大幅恶化;存款竞争加剧,存款成本上升超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