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Q 有望迎来业绩底部拐点,新能源新订单支撑营收增长,中长期从铝压铸小件到大件战略转型,建议关注配置机会。
2Q 外销显现一定韧性,整体营收有望接近环比持平,全年新能源订单将形成强支撑。公司去年以来传统产品+新能源产品双双快速放量,其中产品单价从2019 年15.8 元/件提升至2021 年17.1 元/件,体现新能源中大件占比呈现上升态势。订单方面,2021 年公司获得的新能源项目寿命内预计新增销售收入占比分别约为70%,1Q22 新获订单中新能源项目占比超过80%,新订单放量叠加调价机制带动1Q 营收创历史新高。
公司外销占比较高,2Q 受国内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我们预计2Q 海外轻型车环比+1%,国内因疫情环比-19%,外销的相对稳定+持续量产的新订单为公司2Q 营收带来支撑,预计同比+21%、环比+7%,延续增势。2H22 国内外轻型车产销有望持续回升,我们预计新能源新订单将进一步放量,全年营收增长28%,其中新能源产品收入比重有望从2021 年约1 成提升至2022 年2 成,支撑全年收入增长。
净利率近两个季度触底,2Q 有望环比恢复并持续。受原材料、海运费、汇率拖累,公司2021 及1Q22 业绩表现有所下滑,净利率水平从20%左右跌至10%左右,处于历史低点。当前,原材料价格压力有所松动,铝价较3 月初高位已有14%下降,公司同时也进入新的调价周期(估计1Q 也有所体现,但影响小于原材料涨价压力),同时考虑运费协议调整、汇率变化,以及新项目的持续量产,公司业绩拐点有望先于行业在2Q 出现,我们预计2Q 毛利率、净利率环比分别+2.3PP、+2.7PP,净利同比+17%、环比+25%,盈利水平自底部回升,带来业绩弹性。向今后2-3 年展望,公司净利率有望从4Q21 的4%、2021 年的10%回升约5PP 至15%。
继续看好公司从铝压铸小件到大件的重大战略转型。公司此前主要产品是雨刮、转向系统壳体等铝压铸小件,典型单车价值量为500-1000 元水平。电动化催生大吨位压铸等新赛道,公司正推动产品结构从中小件不断延伸至新能源三电系统零部件及结构件,预计潜在单车配套价值将实现从数百元到数千元再到上万元的飞跃,其中2022 年新增订单中新能源项目预计金额占比超过80%。
公司力争在维持中小件竞争力的基础上,推动2025、2030 年三电系统核心零部件及结构件等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比达到30%、70%。行业扩容叠加公司优秀的铝压铸研发、生产、管理能力,公司体量有望保持更快速的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盈利能力处于历史底部,随原材料压力趋缓,预计调价、海运费联动积极影响将在2Q、3Q 进一步显现,另外公司从小件到大件的战略转型有望强化公司中长期成长展望。公司在手订单有望在未来两年持续放量,22年盈利能力处于底部恢复阶段,23-24 年有望保持较好的业绩表现,我们将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预期由4.8 亿、6.7 亿、9.0 亿元调整为5.1 亿、7.9 亿、9.9 亿元,增速对应+65%、+53%、+26%,对应当前PE 25.5 倍、16.6 倍、13.2倍。考虑行业恢复、公司盈利能力恢复,综合公司历史估值,我们将2022 年公司目标PE 由25-30 倍调整至30-35 倍,相应调整目标价至17.8-20.7 元,对应空间18%-37%,分别对应23 年PE 19.6-22.8 倍,对应22 年PB 3.1-3.7 倍,23 年PB 2.8-3.3 倍。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原材料涨价、运费等成本端影响、芯片恢复过慢、新品类扩张不及预期、行业销量不及预期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