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公司近况
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其成为某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座椅总成供应商,将为客户开发、生产前后排座椅总成产品。该定点项目是继2021 年10 月公司获得第一个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实现从0 到1 的突破之后,再获座椅总成项目定点。
评论
打破外资、合资垄断格局,乘用车座椅定点再次突破。我国乘用车座椅行业长期被外资、合资体系占据,延锋安道拓、东风李尔、弗吉亚、丰田纺织等凭借深厚的技术与供应链关系积累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公司通过收购座椅总成供应商格拉默,实现客户资源与技术协同共享,成为首家进入中高端乘用车座椅产业链的国产供应商。公司凭借自身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格拉默在座椅行业的开发以及供货经验,已获得多家新能源主机厂订单。我们认为,本次项目定点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在座椅领域的布局,展现了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设计、技术水平与供应保障能力的认同。
受益于乘用车行业格局变迁,我们预计2025 年公司乘用车座椅销售有望接近百万套。我们认为,乘用车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即造车新势力突围、自主品牌崛起,是公司能够进入座椅行业并且实现快速扩张的推动力之一,我们预计,伴随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等对于响应速度更快、配合度更高的国产供应商的逐步认可,公司乘用车座椅项目有望自2023 年开始实现量产后,2024、2025 年产量迅速爬坡,2025 年销售规模有望接近100 万套,以单车6000 元估算,则对应销售额有望达到50 亿元以上。
多种一次性因素导致短期业绩仍然承压,静待经营回稳后海外资产整合带动盈利回升。2Q22 来看,海外方面,国际冲突仍影响下游产销以及用工成本;国内方面,4 月上海疫情带动汽车产销下滑、5 月逐步恢复、6 月开始补库,但整体2 季度广义乘用车产量环比下滑约10%。利润端来看,原材料价格仍高、收入下滑削弱规模效应。综上,我们对2 季度收入、利润展望较为保守。更长期来看,公司持续对格拉默进行内部管理整合,通过优化采购体系、绑定管理层利益等措施推动降本增效,我们预计在经营恢复正常后,格拉默利润率水平有望逐步提升至4%以上,带动整体盈利能力回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2/23 年37.5/22.2 倍P/E。我们维持2022/23 年盈利预测3.0/5.1 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切换估值至2023 年,考虑到市场对于公司座椅业务有望实现较快扩张的预期,我们上调目标价33.3%至12.0 元,对应2023 年26.1 倍P/E,较当前股价有18.7%上行空间。
风险
疫情反复、缺芯等因素影响下游产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