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H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1 亿元,同比+19.49%,2022Q2 业绩创历年二季度新高。公司是国内数控刀片最大生产商和技术领先者,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引领国产数控刀具的黄金发展期,我们看好公司的产业链核心地位和中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2022H1 归母净利润同比+19.49%,创历年Q2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新高。公司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67.87 亿元,同比+8.93%;实现归母净利润2.31 亿元,同比+19.49%;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7 亿元,主要系公司购买商品支出的现金同比增加;ROE 为4.43%,同比+0.03pcts。其中2022Q2 实现营业收入37.60 亿元,同比/环比+6.02%/+24.20%;实现归母净利润1.23 亿元,同比/环比+7.03%/+14.37%,业绩符合预期,创历年Q2 新高。
成本端稍有承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切削刀具及工具、粉末制品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2022H1 切削刀具及工具/粉末制品实现营收16.39/11.49 亿元,同比+29.79%/+67.18%,较高毛利率的切削刀具及工具占营收的比重提升3.88pcts 至24.15%,而低毛利率的贸易及设备占营收的比重降低7.46pcts 至14.92%,产品结构有所优化。受APT 等原材料价格上升影响,公司不同产品的毛利率下降1.87-5.27pcts,整体毛利率下降1.05pcts 至16.87%,而公司受托管理五矿集团范围内的钨资源储量、钨冶炼年生产能力均居行业前位,具备原料供应保障优势,在APT 等原料价格自6 月回落趋势下,Q3 有望显现盈利修复。
核心刀片子公司保障公司竞争力稳定且持续提升:1)株硬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 余项重大专项课题均顺利通过绩效评价并获得后续资金支持;申报国家各级和上级集团科技计划、人才计划及成果项目15 项;新增3 项国防专利申请,制定产品技术标准和规范 10 项;2)株钻公司:难加工材料车削新牌号在汽车零部件企业替代瓦尔特等进口刀具;成飞总包项目刀具国产化率超过80%;3)金洲公司:微钻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齿科刀具在安全车针开发和 13485体系建立方面取得阶段成果;极小径金刚石涂层技术再上新台阶;4)自硬公司:
φ37/36 微米光伏用高强度切割钨合金丝产品实现批量生产,新工艺制备φ35/34/32 微米的产品正在市场认证过程中;开发了多晶硅行业应用的阀球产品;5)南硬公司:完成了高性能通用型铣刀、9155 牌号硬质合金棒材、高硬材料精加工用硬质合金棒材等新产品开发;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刀具业务扩张节奏加速,光伏钨丝前景无限。结合前期株硬公司2000 吨高端硬质合金项目、金洲公司微钻扩产至3.5 亿支技术改造项目的达产,以及自硬公司1000 万片数控刀片项目、“航空航天及医疗器械加工用高精密切削刀具项目”、自贡切削项目的逐步投产,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刀具业务产能将达1.1-1.2 亿片/年(集团层面达1.2-1.3 亿片/年),公司有望在2025 年实现2 亿片/年的产能目标,未来三年数控刀片和精密微钻业务产量复合增速预计可达20%左右。此外,公司钨丝切割线业务正加速推进中,当前产能预计小于10 亿米,在小步快跑模式下,100 亿米产能建设或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风险因素:疫情对需求的扰动;公司项目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矿山资产注入不及预期;刀片需求大幅波动;数控刀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行业数控刀片产能超预期释放。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数控刀片最大生产商和技术领先者,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引领国产数控刀具的黄金发展期,同时光伏钨丝切割线业务前景广阔。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33/8.41/10.78 亿元,对应2022-2024 年EPS 预测分别为0.59/0.78/1.00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截至2022 年8 月24 日,公司近3 年PE(TTM)的平均值为40 倍,平均值减一倍标准差为31 倍),我们给予公司2022 年30 倍PE,对应目标价18 元,维持“买入”评级。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