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9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0 亿元,同比+48.71%,归母净利润3.61 亿元,同比+78.67%;20Q1 实现营业收入6.60 亿元,同比-14.69%,归母净利润5671 万元,同比-2.38%。
简评
新能源汽车电控和卫浴调整,工业电源和工业自动化成亮点。
19 年6 月补贴退坡导致新能源电控业务增长开始放缓,年初疫情进一步加剧下滑,主要客户北汽新能源一季度销售9000 辆,同比-64.1%,新能源汽车新政将补贴期限延长至2022 年底,产业迎喘息,北汽能否重拾增长值得关注;智能卫浴受19 年客户结构调整、年初疫情影响,整体疲软,但受益消费升级前景依然广阔。
北美及国内疫情导致医疗设备需求急速扩展,公司品牌在迈瑞、GM 等新增客户上大量应用,今年医疗电源业务将迎来爆发,未来随着全球医疗系统对设备配置的重新评估调整,医疗电源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受益新基建5G 通信电源订单大幅增加,公司与爱立信、诺基亚的合作项目也逐步进入订单交付阶段。
工业自动化领域,疫情导致口罩机等需求爆发,工控市场回暖;公司智能焊机、油服设备和工业微波业务均取得大幅增长,其中油服设备已突破盈亏平衡,2020 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公司掌握电控核心技术,“事业部+资源平台”的运营模式,各事业部之间共享营销、研发、检测、ERP 等平台,业务延展性极强,我们认为这是公司持续稳定增长的本质原因、也是优势所在。随着各事业部的协同效应增强,规模效益显现,19 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1.06、0.91pct。
新能源汽车电控降价导致该业务19 年毛利率下降12.19pct,拉低综合毛利率,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政落地、新兴业务和疫情相关业务爆发,毛利率有望企稳,20Q1 毛利率27.07%,同比+2.52pct。19 年开始公司将票据贴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研发费用占比维持10%左右(19 年3.35 亿),为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8、5.90、7.7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动、原材料涨价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