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合盛硅业发布2022 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75亿元,同比增长29.09%;实现归母净利润45.54 亿元,同比下滑9.17%,按最新总股本计,实现每股收益4.24 元,每股经营性净现金流0.64 元。
其中2022Q3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76 亿元,同比下滑17.74%,环比下滑20.19%;实现归母净利润10.09 亿元,同比下滑61.62%,环比下滑32.42%。
2022Q3 主要产品景气回落,业绩环比有所拖累。2022Q3 公司主要产品工业硅与有机硅周期景气有所走弱,工业硅、有机硅价格/价差收窄较多,叠加2022Q3 公司生产所在地疫情反复影响新产能释放与产品销售,拖累公司三季度业绩。
开工率维持高位,但受疫情反复影响,公司销量有所下滑。2022 年以来,工业硅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叠加公司新疆鄯善二期工业硅项目试生产放量,助力公司产量增加。2022Q3 公司实现工业硅产量23.93 万吨(同比+24.00,环比+0.19%,含自用),但销量受到新疆等地区疫情影响,为11.54万吨(同比-28.60%,环比-31.61%)。有机硅方面,随着西部合盛20 万吨/年硅氧烷项目新产能释放,产销量提升,110 生胶、107 胶、混炼胶、环体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产量(含自用)分别为7.03 万吨(同比+39.74%,环比-1.41%)、5.58 万吨(同比+23.76%,环比-1.70%)、2.11 万吨(同比+89.50%,环比-3.93%)、10.86 万吨(同比+65.09%,环比+28.79%)、0.45万吨(同比+63.28%,环比+3.10%),销量分别为5.62 万吨(同比+34.74%,环比+15.62%)、5.08 万吨(同比+18.19% ,环比-6.00%)、1.68 万吨(同比+60.01%,环比-24.43%)、3.43 万吨(同比+157.67%,环比+35.17%)、0.29 万吨(同比+58.24%,环比-0.53%)。
价:2022Q3 公司产品工业硅与有机硅周期景气下行,价格/价差下跌。
工业硅方面,2022 年以来受国内疫情反复、海外通胀压力高企等原因影响,工业硅、有机硅需求受到影响,价格环比下滑。金属硅(421,云南)均价为20235 元/吨,同比下滑19.59%,环比下滑4.22%;二甲基环硅氧烷(华东)均价为20329 元/吨,同比下滑39.79%,环比下滑19.38%;DMC-金属硅-甲醇价差为6125 元/吨,同比下滑65.17%,环比下滑62.00%。
产业链一体化持续布局,硅材料龙头强势进军光伏产业。
在原有业务上,公司持续扩产强化规模优势。工业硅方面,当前公司拥有产能79 万吨(截至2021 年底),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一期(80 万吨/年工业硅)建设稳步推进;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40 万吨/年工业硅)目前已经逐步进入设备调试试生产阶段,进一步扩大工业硅规模优势。有机硅方面,当前公司拥有产能93 万吨(截至2021 年底),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20 万吨/年硅氧烷)已处于试生产阶段;三期(20 万吨/年硅氧烷)建设稳步推进。
公司进一步着力加快硅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的延伸和布局。
在产业链一体化上,公司持续加码光伏相关产业布局。工业硅下游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拟投资175 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20 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此外,公司与乌鲁木齐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投资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包括硅基新材料、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等工程,预计2024 年全部建成投产。公司子公司规划建设年产300 万吨(分两期)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计划于2023 年6 月点火。
公司向工业硅下游持续拓展规划,为公司光伏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维持“审慎增持”投资评级。合盛硅业是国内硅材料领军企业,工业硅与有机硅国内双龙头。公司工业硅与有机硅产品持续扩产强化规模优势、依托新疆/云南等地的区位优势、前瞻性布局所获得的指标优势、煤电硅一体化带来的能源成本优势,叠加硅化工行业的多年深耕所积累的技术优势,具有行业内领先的成本护城河。公司立足于硅材料,后向一体化布局多晶硅,并进一步计划建设光伏电站,向光伏产业强势布局,打破能耗瓶颈的同时打造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结合行业景气度,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 年EPS 预测分别至5.42、7.96、8.88元,维持“审慎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风险;新业务建设不及预期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