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预增公告,初步测算,2022 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9.5 亿元~92 亿元,较上年同期(追溯重述后)同比增长8.93%~11.97%,对应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2~11.7 亿元,较上年同期(追溯重述前)同比下滑23.6%~40%,低于我们的预期。
电量电价预计高增,四季度业绩下滑估计与费用增加有关。2022 年公司实现发电量1992.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2%,其中核电发电量1852.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新能源发电量140.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66%。分季度来看,Q1/Q2/Q3/Q4公司核电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4.4%/-1.4%/4%/12.1%,四季度发电量高增主要原因为沿海省份用电量增长、江苏核电 6 号机组2021 年年中投产、福清6 号机组2022 年年初投产和水电枯水期共同影响(10、11 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滑17.7%和14.2%)。电价方面,江苏省2022 年四季度市场化交易电价均价位于0.468-0.469 元/千瓦时之间,浙江省交易均价位于0.49-0.492 元/千瓦时之间,均基本顶格上浮,福建省2022 年市场化交易均价0.4432 元/千瓦时,上浮13.7%,主要沿海省份市场化电价均大幅上浮,为公司核电电价上涨奠定基础。电量电价表现亮眼,公司业绩下滑恐与开发新厂址费用计提增加有关。
电力供需紧张推升利用小时数,新能源大跨步发展保障2023 年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2023 年全社会新增传统电源装机有限,公司亦无核电机组投产,但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将推升核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并为电价的持续上浮奠定基础。在新能源方面,截至2022 年底公司拥有新能源在运装机1253.1 万千瓦,较2021 年底增加366 万千瓦,另有控股新能源在建项目 572.6 万千瓦,其中风电 155.5 万千瓦、光伏417.1 万千瓦,风光建设周期较短,且成本有望继续下降,预计大多数在建项目将在2023 年落地,并享有较高的收益率水平,从而为公司2023 年业绩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长周期看,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新能源装机增长和核电加速审批带来的成长性。根据公司在建核电机组建设和新能源规划,十四五后期公司将迎来每年1 台核电机组(漳州1号、2 号)和500 万千瓦左右新能源装机的投产。2026-2028 年公司每年将有2 台核电机组投产,同时当前在保障能源安全的背景下,核电审批有望加速,奠定十五五核电的高成长。从盈利性来看,当前华龙一号单位装机造价较 EPR 及 AP1000 均大幅降低,按实际使用寿命平摊的折旧成本已低于二代核电,预计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三代建造成本有望持续降低,核电经济性有望快速提升,看好核电长赛道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公司业绩预告,我们下调公司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1.9 亿元(管理费用率假设7%)、104.2 亿元和118.1 亿元(下调前为105、114.4 和125.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2、11 和 10 倍,考虑到公司核电的稳定增长和新能源发展宏伟规划,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电电价涨幅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