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2 年度报告,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5 亿元,YoY+18.3%;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YoY-25.5%;实现扣非净利润11.4亿元,YoY+20.9%。
点评:
大零售&大资管业务持续增长,核心客户群持续扩大。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公司核心业务仍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公司大零售IT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YoY+9.5%,占公司业务比例达24%。证券IT核心产品新签上线客户数量可观,期货核心产品重点项目全面支持到位,运营中台年内上线。大资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YoY+28%,占公司业务比例达43%。受益于公司045产品成熟度提高以及投资管理新代产品Fusion China研发完成,全年签约及上线多家客户。除此之外,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以及企金、保险核心与基础设施IT业务实现稳定增长,YoY分别为12.5%/5.1%。互联网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亿,同比增长18.6%。恒生聚源、恒云科技等多家子公司实现高增长。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利润,费控效果显著。利润端看,公司22年产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2亿元,较去年减少140%。公司根据外部环境,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费控产生显著成效。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5%/13.4%/36.1%,同比分别-0.7/+1/-2.8pcts。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判断2023年在公司经营修复,降本控费策略下,盈利能力将较22年显著改善。此外金融AI泛用正当时,公司在NLP、CV、AIGC等领域亦在逐步探索,未来有望在投顾、投研等领域应用。考虑到金融企业信息化需求完全恢复尚需时间,小幅下调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至78.7/94.6/113.4亿元(23-24年前值为84.9/103亿元),归母净利润至18.2/23.1/28.2亿元(23-24年前值为20/23.9亿元),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法,考虑到公司收入质量提升以及AI赋能,给予公司2023年75X PE,目标价上调至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