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组件制造商,根据公司1H23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收入8.2~8.4 亿元,同比+37.2%~40.5%;实现归母净利润0.9~1.0 亿元,同比-10.5%~-0.5%,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系新工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增加、产品结构变化以及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导致研发费用率大幅上升。
公司产品对应市场规模约200 亿美元,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1)根据公司招股书和SEMI 数据,我们测算21 年公司产品对应全球市场空间为203 亿美元;2)根据公司招股书数据,超科林、Ferrotec 和京鼎精密等国际领先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21 年全球市占率仅为10%、2%和3%,市场较为分散;3)国际贸易制裁推动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
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组件领军企业,模组产品放量助力产业链自助可控。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1)平台化布局,工艺零部件、结构零部件、模组产品和气体管路四大品类可应用于泛半导体设备及其他领域,模组产品迅速放量;2)通过承接国家“02 重大专项”和多年经验积累,公司掌握精密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特种工艺等核心工艺,能够量产供应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3)客户A、ASMI、HITACHI High-Tech、北方华创、华海清科等海内外半导体设备龙头厂商均为公司客户,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公司在国内客户的份额有望大幅提升,根据我们预测,23~25 年北方华创和华海清科营收分别同比+40%/+25%/+16%和+70%/+33%/+24%。
IPO 扩产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2022 年公司IPO 发行新股5,225.33 万股,发行价69.99 元/股,募集资金净额34 亿,用于南通生产基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预测2023~2025 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收21.26/30.92/42.52 亿元,同比+38%/+46%/+38%,考虑到公司在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行业领先的地位,在半导体产业链自助可控的趋势下,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给予公司2024 年55xPE,对应市值247.5 亿元,目标价118.3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际贸易摩擦;汇率波动;新品客户验证不及预期;限售股解禁。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