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0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4.51 亿元,同比+6.49%;实现归母净利润3.02 亿元,同比+20.58%。单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19 亿元,同比+11.80%,环比+1.28%;实现归母净利润1.36 亿元,同比+16.06%,环比+15.46%。
紧抓国内加大基建契机,公司Q3 创上市以来最大单季销售规模。面对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公司积极组织生产和市场开拓,并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规模增长,且Q3 销售规模创上市以来单季度最高,主要是由功能性材料增长拉动的,销量12.49 万吨(同比+4.26%),收入2.71 亿元(同比+11.48%)。受高性能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价格下滑的影响,公司毛利率降低约1pct 至44.69%,而净利润增长主要受益于销售费用等的减少。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混凝土外加剂龙头企业,将会紧抓国内基建加速的机遇,提升竞争力和市占率,业务体量有望持续增长。
多个项目落地或投建,助力公司开拓市场。公司目前具有高性能减水剂产能27.4 万吨/年,2019 年产能利用率达到98.6%,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增量需求。公司紧抓快速发展的华东地区及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拟在江苏泰兴及四川大英投建外加剂产业基地生产高性能减水剂,一方面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完善公司全国生产基地的布局、提高市占率。据公告,泰兴基地年产62 万吨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项目已基本建成,将于9 月份正式投产;四川大英项目已开工建设;另外,南京博特的技改项目已完成并进入正常运营。
新产线的投建不仅能够助力公司突破产能瓶颈,还能借助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具有特种聚醚的生产能力)增强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
减水剂行业格局持续向好,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减水剂行业集中度不高,格局近些年持续改善,主要推动力包括:(1)人造砂石逐渐普及,砂石质量下降对减水剂企业的技术服务要求提高;(2)减水剂归属化工行业,环保政策趋严淘汰小企业;(3)考虑安全问题,基建及地产公司设立集采中心。可以看出,减水剂订单资源在向技术型企业倾斜,公司作为业内龙头,技术和服务实力强劲,将有望规避价格战,在行业整合中显著受益。
投资建议:买入-A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 年-2022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21、5.07、5.75 亿元。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