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公布了一季度财务数据,实现销售收入 34.68 亿元,归母净利润 2.86 亿元,合 0.031 元 EPS;扣非归母净利润 2.76 亿元。
评论:
1、铝价上涨带动收入上涨
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 34.68 亿元,同比增长 23.2%,环比增长 4.7%。价格增长是核心,一季度价格同比增长 23.4%,与收入增幅相当;环比增长 3.1%,也与收入增幅相差不大。
2、成本上涨,毛利下降
一季度实现利润 2.86 亿元,同比增长 32%;但环比净利润下降 5.3 亿元。主要原因是成本端的大幅上涨,摊薄公司盈利。一季度毛利 20%,较去年全年下降 2 个百分点(由于四季度合并报告,我们采用 2016 年全数据做比较)。尽管一季度均价较去年全年上涨上涨 13%,但原材料价格从 2016 年四季度开始快速上涨,考虑到公司大概 2-3 个月的生产周期, 2016 年四季度末的成本上涨开始在今年一季度开始体现。根据我们的测算,对比 2016 年 3 季度,2016Q4 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减少约 4 个百分点毛利。 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 2017 年 Q1 毛利为 20.4%,和公司实际毛利相当。
3、受益铝行业供应侧改革,铝价格上涨,公司盈利大
根据我们当前的模型测算,原材料和电解铝全年维持年初至今的均价,公司毛利约 20%,对应年盈利 13.25 亿元,对应 P/E 24 倍。考虑铝行业供需关系较好,叠加供应侧改革和采暖季限产因素,我们预计 2017 年全年铝价较 2016 年上涨 20%,即 14660 元每吨(比年初至今均价高 6%),原材料价格保持不变,公司盈利 17.18亿元,对应市盈率 18 倍。预计铝价格 2018 年开始快速上涨。
4、蓝海产品开始放量,推升公司估值
伴随全球排放标准持续提升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汽车轻量化趋势势不可挡。公司汽车板在 2016 年年底取得国外汽车巨头认证通过,标志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技术成熟和可批量供货的公司。汽车板业务具备市场空间大、壁垒高、需求增速快,毛利高。预计 2017 年可实现销售 6 万吨,对应收入约 18 亿元,毛利约 4亿元。航空材料、精密锻件材料已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年内实现向波音、空客批量供货。
评级:供应侧改革和汽车板突破,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和估值,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铝价大幅下跌。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