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1、公司公告丽珠单抗的PD-1于7月28日获FDA批准临床,并已与境外CRO公司签署合同,并已确定合作医疗机构;国内CFDA已于去年12月申报并受理。
2、控股子公司丽珠基因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丽珠(珠海)医学检验实验室并收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平安观点:
PD-1/PD-L1广谱抗癌、联合用药效果显着。PD-1/PD-L1属于免疫检查点疗法,不直接针对肿瘤表面的抗原而是通过阻断免疫逃逸利用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由于人体免疫细胞表达PD-1,而多种肿瘤细胞表达PD-L1,因此免疫检查点疗法具有“广谱”的特点,针对多种肿瘤有效。单药应答率约20%,联合用药应答率、效果显着提升。在纳武单抗与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联合用药试验中,以PD-L1表达率≥1%为例,联合用药的客观缓解率由28%提升至57%,中位PFS由3.5个月提升至10.6个月;在PD-1抗体Keytruda+IDO抑制剂的试验中,有效率达到54%,远高于单用20%左右的水平。
市场空间大,后续申报企业仍有机会。目前在国内申报的以“PD-1/PD-L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的临床试验厂家共计15家,其中PD-1共10家,PD-L1共5家,PD-1整体进度靠前,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霍奇金淋巴瘤等。恒瑞、信达2家企业的PD-1进入三期临床,恒瑞有望在2019年成为国内第一家获批的上市企业;君实生物、百济神州2家企业的PD-1进入二期临床;进度最快的PD-L1进入临床一期,由思路迪、康宁杰瑞联合开发。假设未来国内PD-1/PD-L1市场空间200亿人民币(广谱抗癌,刚上市两年全球卖到43亿美元),前五家市占率70%,在研的15家企业中成功10家,公司有望分到6%的市场份额,对应12亿年销售额。
品种不断丰富,生物药梯队完善。丽珠单抗于2010年由丽珠医药集团和健康元药业集团合资设立,公司持股51%。目前生物药领域共有9个项目在研,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项目5项。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人肿瘤坏死因子TNF-a单抗进入II期临床试验,公司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抗、重组人源化HER2单抗获得临床批件,重组全人抗RANKL单克隆抗体开始IND申报资料的撰写。
精准医疗板块完成从试剂、仪器、药品到服务的布局。目前公司已形成“丽珠试剂+丽珠单抗+丽珠圣美+丽珠基因”的精准医疗的产业链布局,在板块中分别承担检测试剂、精准治疗、精准诊断、检测服务的功能。丽珠圣美的LiquidBiopsy平台运用的是液体活检技术,相比传统的穿刺活检取样简便、创伤小、痛苦低,在伴随诊断、复发监测领域优势明显。两种液体活检的物质中ctDNA对突变的检测敏感性更高,适宜用于伴随诊断指导
用药;CTC的数量则与肿瘤状态有较高相关性,有望在病情监测等方面有更好表现。LiquidBiopsy解决了CTC的富集难这一核心问题,并能同时检测CTC和ctDNA,在肿瘤伴随诊断、复发监测领域前景广阔。公司建立医学检验实验室,一方面为LiquidBiopsy的落地做准备,另外也是对第三方医学检验商业模式的探索。分子诊断对实验室硬件设备及操作人员能力要求高,中小医院难以胜任,部分大型医院由于标本量不足造成浪费,未来第三方医学检验将在精准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
重回增长快车道,维持“推荐”评级。2014年受参芪扶正业绩下滑的影响公司净利润增速下降至个位数,随着亮丙瑞林、艾普拉唑、鼠神经生长因子等二线品种销售规模的增加,参芪扶正在公司利润占比已不到30%,公司在新品拉动下重回增长快车道。考虑到近三年公司两大系列促性激素、消化道用药在行业景气度向上、核心品种新进医保放量的利好下保持25%以上的快速增长,同时参芪扶正渠道下沉保持5%稳定增长,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1.71、2.11、2.57元,对应市盈率估值28.7、23.3、19.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医保支付政策风险
更多精彩大盘资讯敬请期待!